安徽合肥回望精彩 提振信心 聚力前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活动,扛住“冲击波”、跑出“加速度”、积蓄“新动能”,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优异答卷,闯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市将吹响推进现代化建设、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号角,突出“紧扣高质量、全力拼经济”主线,提振信心、鼓足士气,全力以赴拼经济,闯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A 回顾二〇二二:经济运行回稳向好
****年,我市扎实开展制造业三年倍增“突破年”活动,迎难而上、劈波斩浪,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逐季好转,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优异答卷,闯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综合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年,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亿元(除财政、金融、市场主体、环保等指标外,其余均为预计数);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亿元和****.*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经济发展更具韧性。****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步恢复、发展韧性更强。GDP比上年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经济发展更具成色。****年,在省对市季度经济运行考核中,我市由一季度的第**位攀升至上半年第*位,前三季度第*位,全年有望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全省位次靠前。
对接融入更具加速度。****年,全市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提速,统筹推进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建设,加速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实现宁马、合马所有毗邻片区跨界一体化发展全覆盖;加快与沪苏浙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引进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个。
改革创新迭代升级。****年,全市实施*.*版亩均效益评价,引导***户低效工业企业转型或退出。推出“标准地”改革*.*版,基本实现新增工矿用地“标准地”模式出让全覆盖。率先实施铸造产能综合评价,率先实施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创新推进“农田四变”集成改革,探索耕地保护和多种粮、种好粮的新模式。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个、研发飞地**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居全省首位。
B 抓项目 扩投资 稳住经济基本盘
****年,我市上下以实施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坚定不移抓项目,全力以赴谋发展。全市****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蜂巢新能源二期等***个项目开工建设,天能电池一期等***个项目竣工投产,马钢新特钢等***个项目加快建设。连续*个季度获省投资“赛马”激励,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居全省前列。
****年,我市计划安排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计划竣工项目***个。从产业结构、投资主体、项目体量等方面来看,****年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计划显现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政府投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投资动能后劲的特点。
我市将聚焦“*+*+N”产业集群升级版,积极融入十大新兴产业布局,安排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基地、顺博合金产业基地、中南锦裕马鞍山创智科技园等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个,占项目总数的**.*%。同时,围绕补短板、惠民生、提品质,在水利、交通、生态文明、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加强谋划,安排扬马城际铁路、宁芜铁路、南京至和县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亿元,占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
值得一提的是,****年,我市将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为引领,推动计划开工项目如期开工,优化在建项目施工组织,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安排**亿元以上续建和计划开工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亿元,占续建和计划开工年度计划投资的**%。
“为推进****年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计划有序有效实施,我市将从项目谋划、前期工作、要素保障、创新改革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实化任务举措。”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全面开展项目谋划对接,分级分类服务项目前期,全面持续深化“七未”项目攻坚、周六重点项目会商协调、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专班机制,迭代升级亩均效益、铸造产能、能耗综合评价,创新标准地改革、重点项目融资对接和招才引智举措,保障重点项目要素需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C 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稳健开局
****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有关部署,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并将首年定为“突破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稳健开局。
突出强化项目建设“主抓手”。强化技改项目建设。全市入库工业技改项目***个,其中亿元以上技改项目***个。保障重大项目落地。推进“七未”项目攻坚,迭代升级亩均效益评价*.*版、“标准地”改革*.*版,创新开展铸造产能、能耗综合评价,成功解决泉峰项目一期、华孚项目二期等重点招商项目产能需求问题,保障了宝武特冶、蜂巢能源动力电池、顺博合金等全市重点项目用能需求。顶格推进“双招双引”。****年,全市招商引资亿元以上新签约工业项目***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个。
突出培育优质企业“主力军”。大力培育龙头领军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家、净增***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新增上市辅导备案企业*家、挂牌企业**家。****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户、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户、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户。在全省率先实施*.*版“亩均论英雄”改革,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年的**.**万元提升为**.**万元,同比增长**.*%。大力推行“即申即享”“免申即享”,兑现政策事项***件,涉及金额*.*亿元,平均节约办理时间**%。推出全省首笔“亩均英雄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全省最低。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等活动,打造“采石会客厅”“链商会”、融为“益”企畅聊会、企业家沙龙等服务企业品牌,常态化举办企业接待日等活动**场,协调解决涉企问题***个。
突出打造产业升级“主引擎”。“*+*+N”产业融合集群产值突破****亿元;主导产业集聚度达**%,战新产业产值增长**%,均居全省前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均创历史新高。打响“立马创业”城市品牌,新增创业孵化平台*家、市场主体*万户;引进培养各类人才*万人。建成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个。
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实现制造业倍增“攻坚年”各项目标任务。
D
博望区: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对接融入步伐加快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实现百亿级项目招引历史性突破;**个项目开工建设,**个项目全面提速,**个项目竣工投产,***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成功跻身省级装备产业特色发展县区,全年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速达***%,跃居全省县区第二…… 刚刚过去的****年,博望区经济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博望区负责人介绍,综合考虑,今年博望区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市领先。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博望区将坚定不移抓制造业三年倍增,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力争实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统筹推进“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梯度实施企业培育,坚持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双轮驱动,加大优质企业培育力度;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持续深化与上海交大、合工大等高校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是支撑,是载体。****年,博望区将坚定不移抓项目建设,以“****”行动计划为抓手,围绕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两大产业,用*年时间招引培育**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着力打造产值***亿元“两新”产业集群。今年计划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个,实施省市首批重点项目***个,推动三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个项目尽快开工,力争**个项目早日竣工,重大项目实现产值增量**亿元。力争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居全市前列。
作为我市对接长三角城市的门户,****年,博望区将坚定不移抓对接融入。加强与江宁区项目对接、要素共享、资源承接,健全联合招商机制,加快“宁博创智谷”建设步伐,力争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完成投资***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个。融入长三角,交通是关键。博望区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重大交通畅联互通,开建博望高铁北站,持续推动S***、沪武高速博望互通立交工程,S***正式通车。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要素资源。博望区还将坚定不移抓要素保障,深入实施亩均效益、铸造产能、能耗等综合评价,加快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用足用好土地资源等指标,全力服务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常态化开展政银企精准对接,全面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科技贷、园区贷等金融产品;聚焦营商环境优化,系统集成推进“放管服”改革,力争**%以上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居全市前列。
记 者 邬刚 王永霞
通讯员 杨帅 谷红银 赵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