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2023省两会泸州声音|坚持优势优先狠抓生态保护 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既是重要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又具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年初,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涉及长江流域**个省区市。如何高水平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省两会期间,住泸省政协委员《关于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的建议》联合提案中建议,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推进力度。坚持“一盘棋”谋划、“一张图”布局、“一体化”推进,尽快编制出台《四川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健全完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整合优质资源,集中各方力量,形成推进合力。坚持优势优先,打造示范重点。综合考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区域内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文化底蕴、特色优势等因素,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形成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发展格局。泸州作为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拥有***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联合提案建议,从省级层面支持泸州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核心示范段,按照“长江上游巴蜀文化传承弘扬枢纽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发展的样板区”“生态文明示范区”“长江上游休闲文化旅游名城”四大战略定位谋划推进,在省级项目资金、申报争取国家级项目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联合提案还建议,要注重文化传承,狠抓生态保护。在省级层面成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研究院,系统摸清长江文物和文化资源家底,形成长江文化资源地图和遗产保护利用名录。支持长江上游神臂城古遗址、中国龙文化、古码头和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纳入四川段建设保护规划,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严格执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织就长江上游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繁华画卷。泸州日报记者 李独懿 成都报道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