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五型”政府建设简报2022第22期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部门动态】县发改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党的二十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县发改委立足职能定位,以“五型”政府建设为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项目再提速,打好“攻坚战”。千方百计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造成的损失补回来。抢抓年底前五十天施工黄金期,按照项目建设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督促各项目单位抓住当前晴好天气,对工期压缩分解,已达到序时进度的自我加压;未达到序时进度的加大力度全力弥补,督促尚未开工的尽快启动建设,强攻**个应开工未开工项目,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对于明年上半年应该开工的项目,倒排工作任务,谋划好规划设计、建设模式等,避免项目“安排了却开不了工”或“开工了却无法推进”,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二是要素再跟进,打好“主动战”。以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为重大项目提供要素保障支撑。持续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不断提升“掌上办”“网上办”的服务效能,大力推广“容缺审批+承诺制”,推动“拿地即开工”创新举措落地。积极协助项目单位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土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阶段加快推进,推动项目更快、更好落地。同时,配合县财政、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全力做好项目建设资金、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着力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合力谋项目、抓项目的良好局面。三是士气再提升,紧跟“作战图”。持续推动重点项目督导检查,执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机制,统筹协调,实地监测项目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及存在的困难,通过“红黄绿”亮灯机制,对各个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亮灯警示,且亮灯情况与单位年终考核进行挂钩。同时,持续开展项目“点将赛”,通过“赛马比拼”,激发“比学赶超干项目、你追我赶抢进度”的干事热情。对收集掌握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梳理项目问题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并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对于部门不能解决的,快速反馈至县委县政府,全力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档加速。四是项目再争先,当好“排头兵”。全县“冲刺五十天,夺取全年胜”行动,县发改委牵头千烟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试验区建设、求是小镇等两个项目。县发改委将紧盯目标、奋力冲刺,尽最大努力,挖最大潜力,争最好结果,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努力在项目建设进度上勇争先,在项目建设上做表率。同时,积极谋划明年重点项目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和有关会议精神,持续加强与项目单位的沟通对接,督促项目单位及时上报新的项目信息,要求所有项目单位对申报的项目底数清楚,确保项目信息的精准性与对称性。对所谋划的项目进行系统梳理、逐一分析,充分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确保我县明年项目建设实现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县人社局:提升人社服务水平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县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标对表“一号改革工程”政治要求,采取各项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五型人社”服务,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落地见效,为全县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帮扶企业稳岗赋能。一是制定本土政策。制定出台《关于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推进就业工作责任落实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印发应对疫情保主体促就业**条政策措施的通知》,从政策层面加强就业帮扶力度,同时采取全方位宣传,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助推企业招工。联合县融媒体中心精心打造“ ‘职’等你来”品牌栏目,采取线上线下招聘、送岗下乡、直播带岗等方式招贤纳才,目前组织招聘活动**场,为**家企业****余个岗位招工****余人。此外,大力推介“吉岗即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目前泰和县个人注册量达**.**万人,企业注册入驻***家,发布就业岗位***个,求职者在线投递简历****份,企业通过平台发出面试邀请****次,企业招工难题得到有效缓解。三是提升职业技能。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让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组织开展企业职工岗前、就业技能和新型学徒制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共**期****人,拨付资金**.*万元。兑现“缓降返补”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一是加速实施社保缓缴政策。专岗设置企业缓缴政策兑现窗口,实行“秒批秒办”服务模式。************等**家企业办理了社会保险费缓缴工作,共计缓缴***万元,惠及*.**万人。二是延续实施阶段降率政策。有效发挥阶段性降费政策“减压器”和“稳定器”作用,采取“免申即享”新服务模式,为***家企业办理了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减免金额***.**万元;为***家企业办理了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免金额***.**万元。三是持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大力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推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找企、免申即享”经办模式,发放一般性稳岗返还***.**万元,帮助***家企业稳定****个就业岗位。打造“真情人社”品牌,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一是推广线上办理业务。强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人社领域运用,目前业务和财务已统一使用全省社会保险线上服务大厅系统,已搭建人社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让企业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更大便利。二是提升平台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吉事即办”、“局长进大厅”活动,全面落实好延时和预约服务新机制,梳理公布权力清单事项**项、公共服务事项***项,其中,可实现“一次不跑”事项**项、“只跑一次”事项***项,今年以来,办理“一次不跑”****件次、“只跑一次”****件次。三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开展部门联动“吉薪即付”根治欠薪行动,确保农民工“薪情无忧”,为***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万元,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起,调解成功率达***%,到期结案率达***%,根治欠薪平台问题线索回复率达***%,全市排位第一。【乡镇风采】螺溪镇:“*+*+N”模式打造政务公开新高地今年以来,螺溪镇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在“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上,积极谋划、主动创新,打通关键点、打好组合拳,聚焦“公开机制、公开渠道、公开形式”三个方面,不断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推动新形势下“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一、健全一套机制,实现政务公开“严执行”通过完善三项工作机制,打通关键节点,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确保政务公开高效运行。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制定镇《“十县百乡”建设方案》,成立由镇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并在党政办下设办公室,安排政务公开专员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二是健全政务公开审查机制。制定镇《信息公开审查制度》,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实施“三级”审核,把好“质量关”,由公开专员、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层层审批,确保公开信息严谨准确。三是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围绕概况信息、政策文件、乡村振兴、养老服务等**个领域,梳理出镇级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和村级公开事项清单,切实增强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共发布各类公开政务信息****条,其中法规文件类***条,工作动态类****条,公共服务类**条,其他类***条。二、畅通双向渠道,实现政务公开“惠民生”“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在镇级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政务公开专区、依申请公开办理区,着力打通政府主动公开与群众依申请公开双向公开渠道。一是精心打造政务公开专区。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政务公开专区,包含了咨询区、自助查询区、政策解读、公众意见征集区、依申请公开办理区。通过文件展示、线上查询和“二维码”矩阵扫码,进一步便捷了企业群众咨询办事,提升了全镇政务公开服务水平。二是精心管理依申请公开办理事项。对不主动公开的内容群众可根据我镇依申请公开流程图进行现场申请或网上申请,由依申请公开办理区的工作人员进行接收、登记,相关部门在**个工作日内进行办理、调查和答复,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政务公开中来。三是精心提供有温度的便民服务。在专区配置了沙发、书柜、桌椅等,提供雨伞、茶水等服务,暖心推行“帮代办”和“三免服务”,截至日前,为群众和企业办理便民服务事项*.*万余件,按期办结率达到**%以上,办理“帮代办”服务事项**件,提供“三免服务”***余件。三、创新多元形式,实现政务公开“全覆盖”充分运用门户网站、融媒体、数字平台、“幸福茶馆”等形式多样的平台,全面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向农村和社区延伸。一是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主阵地”优势。按照内容权威、格式规范、体例统一的要求,在官方平台集中发布**个公开领域相关政府信息。今年在县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上公开信息***余篇,“*****”政府热线及时签收办结事项**件。二是灵活运用政务新媒体“接地气”效果。通过公众号、微博、抖音、数字电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定向发布、精准推送相关政务信息,并在全镇安装“村村响”大喇叭**套,覆盖辖区内所有行政村、重点村组和主干道,定期主动公布村级重大议事决策和党务、村务、财务事项。截至目前,利用各类平台载体公开信息***条,同比增加**.*%。三是创新打造幸福茶馆“连心桥”品牌。结合党建引领,把“老茶馆”变为“新阵地”,打造集政务公开、理论宣讲、民意收集、乡风建设等功能为一体的“幸福茶馆”连锁品牌。“小茶馆”化身“大讲堂”,以群众的视角、百姓的语言,让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畅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开展法治、德治、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等宣传教育活动***余场,听众达****余人次。澄江镇:社区“吉先锋”擦亮“澄心澄意,吉事即办”服务品牌近来,澄江镇以“五型”政府建设为引领,积极探索服务群众新途径,持续深化“领导领衔领办、干部上门帮办、代表委员督办”改革,以“三办服务”为新时代社区发展定向导航,不断写深写实“澄心澄意,吉事即办”服务品牌,努力绘就澄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包到底,“领办”夯实顶层设计。年初完成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调整和干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改革,各班子成员就分管工作提出具体创改革品牌事项,推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五治”融合体系建设,打造“澄心诚意、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和“乌鸡世家”农业产业化发展品牌,开展“乡贤大讲堂”、“西昌学堂”干部素质提升行动*次,做实“澄保姆”、“服务专员”为企服务品牌优化营商环境,**名科级领导干部全部下沉一线,社区事务一包到底,对标对表争先创优。多点覆盖,“帮办”增进智慧力量。全面推行“领导带头赴火线、干部下沉到一线、党群联动上前线”的“三线合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余名党员干部下“澄”一线,纪委从问责向问效转变,成立效能督查办实时督查社区发展各项工作。聚焦重点人员、重点问题、重点节点,干部主动对接防范化解征地拆迁、生态环境、民生事业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发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余次,清单式交办、销号率通报、督查式问责攻坚各类创卫反馈问题,着力解决环境痛点难点堵点,全面提升全域环境卫生。聚焦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挂点帮扶、上门帮办机制,全面完成医保缴纳等各类民生政策,不断凝聚改革智慧力量。全面发力,“督办”彰显初心使命。高度重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引入各方力量,绘就澄江发展“同心圆”。积极开展阵地建设,发挥人大联络站监督作用,认真倾听代表委员各方意见建议,收集汇总提出年度十大民生实事,责任落实到具体领导干部,上墙接受代表委员监督,实行销号制管理。深化“钟义灿说理说法室”金牌调解模式,着力解决社会治安管理、教育医疗养老、生态环境质量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不断践行改革初心使命。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