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防疫科普】“乙类乙管”后,是否有必要继续戴口罩?健康过大年需要注意啥?市疾控专家详解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实施“乙类乙管”后
是否有必要继续戴口罩?
是否还要强调个人防护?
春节在即
为确保健康过大年
大家应在哪些方面加强注意?
针对群众关心的这一问题
*月**日
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
传染病科主任医师王璟“当前国内新冠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松不管,而是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王璟说,‘乙类乙管’后,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重防控”,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要牢固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阻断病毒传播,重在细节,贵在坚持。
所以,大家仍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在以下情形应佩戴口罩:
进入医院、商场、超市、室内会场、机场车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飞机、火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
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
近距离接触或护理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人员时;
医务工作者,交通运输、商场、超市、餐饮旅游、快递、保洁等从事公共服务及密闭场所的工作人员。
除了戴好口罩,王璟还提醒广大市民持续做好个人防护,在疫情流行期间,上班通勤要保持“两点一线”;
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尽量少外出、不聚集;
在疫情流行较严重时,尽量不要到影剧院、KTV、棋牌室等空间密闭、人群密集场所。
此外,为确保健康过大年,市民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卫生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尽量不举办、不参加大规模家庭聚集性活动,减少家庭亲朋聚餐聚会人数,缩短聚餐时间,尤其是避免把感染风险传递给家中的老年人;
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要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或者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时,尽量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如果出现病情加重,要及时就医。图片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