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力制造业三年倍增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是砥砺前行的一年,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马鞍山市、博望区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分别获国务院、省政府表彰,各获****亩用地计划支持;市林业局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博望区、当涂县被列入自然资源部拟认定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花山区****年度实现卫片执法“零”违法;当涂县姑溪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被纳入全省****年度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
从全面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到充分保障各类重点项目,从全面提升资源管理水平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项项成绩的背后,都凝聚着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一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持续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全面深化林长制改革,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编制用地实施计划
保障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为有效破解“项目缺地”,实现“地等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举措,印发《关于编制建设项目用地批前、批中、批后实施计划的通知》,聚焦项目建设用地批前、批中、批后各环节,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全流程服务,高质效保障建设项目用地。
更加注重节约集约用地。贯彻落实省自然资源厅、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部署要求,结合今年编印的《全市产业用地推荐手册》《全市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土地要素保障“一企一策”》和部分项目的实践经验,制定《通知》,将节约集约摆在重要位置,旨在提前谋划土地事项,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重大项目落实创造“净地”,以最快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土地要素保障。
全程谋划用地推进方案。在《建设用地保障“蜂巢”模式推进表》经验基础上,围绕建设项目用地“谋、批、征、供、用”各环节,排定时间、计划实施,并形成一张表和一张图。编制《建设项目用地批前、批中、批后实施计划表》,对每个拟实施的建设项目,逐一明确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征地前程序、建设用地组卷、用地审批、批后实施、“标准地”出让、开工建设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建设项目统一入库上图,利用“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及征管一体化系统”,对每个拟实施项目的具体用地范围上图落位并根据进展情况分别标识,“一目了然”掌握地块实际进展,同时为后续管理奠定基础。
统筹衔接保障项目实施。坚持“用地跟着项目走”,以实际项目用地为导向,注重衔接省市重点项目谋划清单、全市“四合一”计划、全市供地计划、土地征收计划等,保证实施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强调计划编制的参与度,要求自然资源和规划会同发改、住建、招商、交通、水利等部门会商研究,分析以往计划实施情况、结合未来半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编制。同时强调计划编制的操作性,要求统筹项目建设时序安排、财政资金、用地计划、补充耕地指标、征迁风险等因素,编制切实可行的计划。
加强管理评估实施效果。为保障计划实施,配套制定《评估考核办法》,加强业务指导,强化对实施计划执行情况的考评,评估结果报市委、市政府,同时通报至各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开发园区,评估结果与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目标考核、用地计划安排、计划编制审核论证等工作挂钩。
目前,已有***个建设项目纳入实施计划编制,****年度上半年实施计划正在编制,为建设项目全程落实用地保障服务。
深化用林用地融合保障
提升资源要素保障能力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充分发挥机构整合优势,创新“五个一”工作模式,建立用林用地融合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用林用地保障服务能力。
“一个系统”数据预审。项目申报单位一次申报,同时申请办理林地和土地手续,县局/分局依据项目申报单位提供的用地范围线,利用“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与林业、征管一体化系统”审查项目规划、地类、占用林地、压覆矿产等信息,经研究,提出需办理林地、土地手续建议,并书面反馈项目申报单位需办理手续、材料清单、用林用地费用核算以及业务联系人等事项。
“一个窗口”受理申请。项目申报单位依据反馈意见同步申请林地定额和用地计划,同步落实相关费用,申报时一并提供用林、用地申报材料,受理部门现场审查材料齐全性、规范性,一次性告知补正事项,材料齐全的,当场受理。
“一套流程”并联办理。受理部门制发《已受理用林用地审批事项交办单》,按职责分工并联开展用林、用地组卷工作,林地批准文件进行内部流转,作为用地组卷的必备要件。对同时涉及永久用林和永久用地的项目,在完成征地前程序的情况下,可不再单独办理用林公示。
“一次现场”外业核查。合并开展外业核查,对同时申请用林和用地的项目,原则上只开展一次外业核查,同时核查用林用地现场情况并出具外业核查报告。
“一个部门”出具批文。用林或用地申请经有批准权限的单位批准后,批文由县局/分局同一部门提供给项目申报单位,实现“一次办成”。
****年马鞍山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工作亮点频现
在服务发展大局,切实做好要素保障方面——翻番完成年度供地任务,****年全市完成年度供地任务的***.*%,共完成各类土地供应*****.*亩,同比增长**%,超****年、****年两年供地量。其中市辖区共完成供地****.**亩,同比增长**%。
全力服务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工业用地供应倍增,全年实现工业用地供应*****亩,较去年同期增加****亩,同比增长***%,占年度工业用地任务数的***.*%。市辖区工业用地供应****.*亩,较去年同期增加****.**亩,同比增长**%。有力保障了天能电池、顺博合金、和胜新能源汽车、泉峰汽车等**个***亩用上的大项目用地。
全力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按照住宅用地五类调控需求,我市****年度加大住宅用地供应,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共出让住宅用地****.**亩,同比增长**.**%;继续推进商业去库存,全年供应商业用地***.**亩,同比减少**.**%。全市全年实现土地出让收入(成交额)***.**亿元,其中市本级实现**.**亿元。其中,经营性用地收入***.**亿元(市本级经营性用地收入**.**亿元)。
全力保障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用地供应大幅提升,全年共完成交通用地供应*****亩,较去年同期增加****亩,同比增长***%,巢马城际铁路、宁马高速四改八、G****芜合高速改扩建、S***围乌路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用地得到了保障。
全力保障项目临时用地使用需求。有效落实分级审批机制,市级全年审批**宗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加强指导县局、分局做好临时用地管理,下发了《关于做好到期临时用地复垦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县区对已到期未按期复垦的临时用地加强监管,推动复垦义务人抓紧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逐个销号。对临时用地项目进行了实地核查,对现场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通报,要求限期整改。
在促进节约集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方面——****年以来,我市充分汲取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和“烂尾楼”专项清理处置工作的优良经验,按照“机构不变、机制不变、力度不变”的原则,坚持顶格推进、专班推进,印发《马鞍山市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和“烂尾楼”全域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开展集中办公,统筹推进攻坚工作。
全域治理攻坚行动成果显著。全市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处置总任务数*****.**亩(原任务*****.**亩,**月**日下达新增任务****.**),已完成处置*****.**亩,处置完成率***.**%;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总任务数****.**亩,已完成处置****.**亩,处置完成率***.**%;低效土地清理处置总任务数****亩,已完成处置*****.**亩(含低效工业用地),处置完成率***.**%;低效工业企业清理处置总任务数***宗,已完成处置***宗,处置完成率***.**%。
超额完成增存挂钩任务。****年,全市完成****年至****年底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亩、撤回批文***亩,综合处置率**.**%;完成****年以后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亩;完成闲置土地处置****亩、处置率是**.**%,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成功创立节约集约亮点。指导符合条件县区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奖励和荣誉。****年,博望区因耕地保护工作突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比例低且用地需求量大获得国务院大督查奖励,当涂县、博望区成功申报首届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且综合测评得分排名全省靠前。
开发区节约集约水平提升。在全省***个省级开发区节约集约综合测评排名中,我市*个省级开发区均位列中游以上,其中雨山经济开发区、和县经济开发区位列第*、第*位,实现争先进位。
低效用地再开发力度加大。开展城镇低效建设用地调查入库工作,共划定****个调查单元,其中工业调查单元****个。经过各载体多轮对接后,马鞍山市域(包含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慈湖高新区、经开区、示范园区、郑蒲港新区)最终确定调查单元低效地块***个,其中工业低效地块***个,占工业调查单元的**.**%。
文/记者 任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