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赋能浦南地区乡村振兴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高质量利用好乡村旅游资源,区政协委员金春雷建议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并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文旅融合能够有效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利用好浦南丰富的文旅资源,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区政协委员金春雷给出了具体建议。 金春雷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如果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本,那么乡风文明就是乡村振兴的魂,以文旅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兴文旅,推动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浦南农村文旅资源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从历史留存来看,新浜镇有市区级非遗项目花篮马灯、耘稻山歌、打莲湘,叶榭镇有草龙舞、叶榭筘布,石湖荡镇有李塔汇豆制品制作技艺和松江刻漆技艺等。从现代发展来看,有集聚在新浜镇的陈云与松江地区农民暴动史料馆、伟人毛泽东风采展厅等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等。从生态环境看,有“荷花节”、“牡丹节”、“梅花节”、玫瑰园、浦江涵养林、“浦江之首”等。从餐饮文化角度看,有香糯可口的叶榭软糕、色味俱佳的张泽羊肉、膏黄饱满的黄浦江大闸蟹、唇齿留香的松林黑猪、色泽晶莹的松江大米等。 然而,金春雷认为目前对于如何利用浦南地区文旅资源存在些许欠缺。首先,浦南文旅资源缺乏现代的市场经营理念,其文旅资源缺乏包装,也没有系统、科学的推介,市场知晓度不高;其次,缺乏整体开发资源的观念,文旅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开发、由点成面的过程,需要统筹整合,而目前缺乏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没有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再次,没有赋予文旅资源文化内涵,现代旅游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只有讲好乡村故事、注入文化内涵,文旅资源才名副其实,才会有市场;最后,缺乏群众的积极参与,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如果离开群众的积极参与,乡村文旅就失去了烟火气,必定没有生命力。 对此,金春雷认为,整合和盘活资源是促进浦南经济发展的前提。独具特色的乡村文旅资源是松江发展全域旅游的宝贵资源,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多得的经济要素。为高质量推进浦南地区文旅深度融合,赋能浦南地区乡村振兴,他给出了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抓好浦南地区文旅资源的整体开发策划,是为先。建议由区文旅局牵头,加大宣传力度,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包装,提高知晓度,如规划松江浦南生态文旅一日游、两日游线路等,改变过去浦南四镇各自为战、分散无序的状况,把浦南文旅资源纳入全域旅游一体化开发范畴。 第二,组织力量深度挖掘文旅资源的文化内涵,是为魂。建议由各镇牵头,组织编写有关文旅资源的生动故事,整理出其特色,交由区文化馆、区史志办等部门提炼,为文旅资源“镀金”。比如在浦江之首立碑,介绍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有关情况,让文旅资源有看点、有内涵。 第三,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浦南文旅资源深度开发,是为本。建议各镇鼓励企业家为乡村振兴出力,******冠名某项活动,项目也可交由央企、国企以及优秀的民营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目标。政府主要负责在规划、配套基础设施、相关安全保障方面支持、引导。 第四,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文旅资源的开发和运作,是为基。建议区委、区政府制定并出台有关办法及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各街镇出台相关支持文旅资源开发的配套措施,包括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停车配套、证照申领等,让农民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试运作后再制订新的规范。 第五,加强对浦南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利用,是为要。浦南文旅资源的开发要以系统性保护为前提,建议区文旅局、区史志办等部门联合推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目录和保护等级,各街镇制定相应保护办法和开发措施,为高质量推进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记者 张立 整理附件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