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彰显新时代大国风范 气象国际合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中国气象局坚持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气象治理,在全球数据共享、服务周边国家、双边科技合作、国际规则制(修)订、应对气候变化、支持国际培训等多个领域主动作为、成绩斐然,为全球气象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搭建“气象桥梁”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WMO)最重要的会员之一,也是WMO的重要伙伴和贡献者之一。中国气象局作为中国政府在WMO的国内牵头部门,于****年*月与WMO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签署了《中国气象局与世界气象组织关于推进区域气象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意向书》,共同推进区域和全球气象合作;****年,与WMO签署《“一带一路”倡议信托基金协议》,在WMO设立“一带一路”倡议信托基金,支持气象国际合作和发展中国家能力提升。中国气象局积极推进中国-东盟气象合作、中非气象合作、中亚大气科技合作、亚洲区域气候合作。截至****年,在WMO合作框架下,共举办*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和*届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 与WMO共主办**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FOCRAII)。****年**月*日,第七届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是全球气象数据、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承担了包括世界气象中心在内的**个全球和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其中世界气象中心(北京)是发展中国家唯一的世界气象中心。****年*月**日,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发布首份《全球灾害性天气监测月报》,包含全球天气概况、全球主要灾害性天气及热带气旋情况、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分析以及未来天气趋势展望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的针对性。中国依托所承担的全球和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为各国提供全球气象公共服务产品,并为WMO会员在气象防灾减灾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图为世界气象中心(北京)持续推动风云气象卫星国际应用。中国气象局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极端天气提供技术支撑。目前,风云气象卫星已为***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气象监测预报和灾害应急响应服务。图为风云二号H星(“一带一路”星)接收的首幅图像?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系统(CMACast)已覆盖亚洲和非洲、欧洲大部分地区,远程为所罗门群岛、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提供预报产品与技术培训支持。同时,为斯里兰卡等国家开通世界气象中心(北京)高交互服务通道,并提供定制化预报产品,与孟加拉国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孟加拉湾风暴“亚瑟”预报及影响等。****年*月**日**时**分(北京时)风云三号D星北非及西欧沙尘监测真彩图?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共商共建共享 携手推进双边务实合作双边气象交流合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国气象局与全球**个国家的气象部门签署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协议,与欧美、日韩、越南等保持长期稳定的科技交流合作与科学家互访机制,在合作机制、防灾减灾救灾、气象科技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球气象能力建设贡献力量。中国完成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对非洲科摩罗、津巴布韦、肯尼亚、纳米比亚、刚果(金)、喀麦隆和苏丹等*个国家的气象援助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设备与技术支持。****年*月**日,中国政府向肯尼亚援赠气象监测仪器。图片来源:新华非洲加强气象领域南南合作。自****年起,中国向蒙古、菲律宾、尼泊尔、泰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个亚太国家赠送了集成化的CMACast接收站、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卫星气象应用平台、自动气象站等,帮助亚太国家实时获取全球气象资料和预报产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奏响国际合作新乐章近年来,中国广泛深入参与国际气象治理。WMO中国职员人数居WMO会员第三位,在WMO改革后的新一届技术委员会中超过***名中国技术专家活跃在气象业务和科技各领域的国际前沿,超过***名兼职专家参与国际组织技术活动,在制定完善全球气象技术规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领域,中国气象局作为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牵头单位,在推动IPCC改革、中国作者加入、科学文献引用、中国气候模式参与评估、开展温室气体观测和数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作为WMO全球大气观测网的重要站点之一,连续**年不间断观测,绘就了国际气象界知名的“瓦里关曲线”。“瓦里关曲线”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重要标志数据。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中国在气象国际培训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WMO北京和南京区域培训中心为发展中国家累计线下培训学员超过****人,线上培训学员突破****人。每年提供约**个中国政府气象类奖学金名额,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气象科技、业务、管理人才。****年*月**日,第*期农业气象国际培训班通过远程授课方式举办累计举办**期多国别考察团,参加考察活动的代表大多为发展中国家气象管理高层官员,为开展跨国跨区域大气科学试验搭建起民心相通、标准相通的桥梁纽带。第**期多国别考察团访华交流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提出建立的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参加WMO技术委员会届会和政策咨询委员会会议等会议期间,多次表示支持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并将早期预警倡议下的南南合作作为****年中国气象局和WMO “一带一路”合作的实施重点。未来,中国将积极参与WMO牵头的各项早期预警行动,为联合国实现****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全球变暖之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加剧,国际社会应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中国将继续深化多边气象合作,持续提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深度参与国际气象治理,秉持开放共赢和共商共建共享,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创造性的科技成果贡献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强大的气象动力。(作者:刘淑乔?责任编辑:苏杰西)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