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读懂新时代“西畴精神”(上)|关键词:自强不息、奋斗拼搏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座县城
一种精神
“西畴精神”
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时间的推移让它历久弥新
*月*日至*日,省委书记王宁率队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调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调研中,王宁指出——
今天的云南正在爬坡过坎、奋发图强,更需要赓续“西畴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自强不息、奋斗拼搏、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奋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附件
云报客户端记者 雷桐苏 摄自强不息、奋斗拼搏
不等不靠、苦干实干
我们试着用这四个关键词
重温、重读、重解
新时代“西畴精神”
今天,跟着小编先学习前两个自强不息附件西畴县岩头村,一个被悬崖阻隔的村庄,现实版“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在这里上演。
“****年,我们附近**个村的群众修筑了一条*.*公里长的主干简易公路。但我们岩头村因为有悬崖阻隔,仍没有摆脱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物资运输难等问题。”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村民小组长李华明回忆。附件
李华明带领群众上演现实版的“愚公移山”****年,李华明动员群众户均集资****元,带领群众用了整整*年,挖开了村子到岩口***米长的路。到了最难的地方,他们在悬崖上用铁锤小心敲,用錾子一点点凿,硬是把这最后的路凿出来了。
在西畴
人在修路
路也在塑造人
“现在回头看,您觉得花**年时间修路值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李华明回答:“有志气修路,就不愁致富。”
眼下,李华明和村民们合计着两个增收新项目:开办农家饭庄,为参观者提供就餐场所;邀请县里有名的中药材致富带头人程敦儒来村里“把脉”,指导村民试种苦参等中药材。
现代“愚公”谋新路,这是“西畴精神”自强不息的赓续。附件
西畴的农村公路附件
西畴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不只是在岩头村
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西畴薪火相传
西畴地处我国石漠化核心区,修路何其难?但也是在西畴,蜿蜒曲折的山间水泥路可以通往任何村寨,犹如刻在山野间的壮美诗行。
也不只是“愚公”们
自强不息的精神
劲吹云岭大地
广大干部群众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争当先锋,成为一个个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生动缩影。
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
将喷涌出不竭的动力和养分
在新时代激励我们
接续奋斗、实干兴滇奋斗拼搏附件面对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石漠化程度深、水土流失严重的生存发展困境,西畴人民坚持不懈,用奋斗与拼搏的精神,不断探索石漠化治理的有效路径和成功模式,实现了从石漠遍布到喀斯特绿洲的蝶变。附件种树,就是种下希望。****年,西畴县委政府提出了“用**年的时间绿化西畴大地”的目标。一时间,全县掀起了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热潮。**多年来,西畴人一个荒山接着一个荒山的绿化。上世纪**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附件
西畴石漠化综合治理 陈明凯 摄从石漠上走出来的西畴人
在实现家园由荒山秃山变为绿水青山后
将保护生态环境刻在了骨子里
同时他们也在开始思考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程敦儒,地地道道西畴人,受老中医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对中草药感兴趣,并给自己立下了志愿,希望通过中药材的种植,让自己石漠化严重的家乡重新披上绿装。****年,程敦儒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上山种树!他和妻子来到西畴县与砚山县的交界处租了***亩荒山种起了阳荷、烤烟、八角,并把这片地称为“把独基地”。附件
程敦儒**年代末,“把独基地”效益初显,程敦儒也开始思索今后的发展路子。****年,他开始在基地试着利用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区培育各种中草药,尤其是重楼和山豆根。****年,他成立了西畴县******,截至****年,公司拥有林园面积***亩,资产保守估计近****万元。到****年,在程敦儒的带动下,西畴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亩,产量****.*吨,实现产值*****.*万元。
经过多年来艰苦的努力,如今的西畴,绿化代替石漠化,绿洲覆盖石窝窝,石窝变成金银窝。
在西畴,像程敦儒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将拼搏奋斗的身影屹立在青山绿水间,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继续书写不服老、不怕难的石漠传奇。
人生难得几回搏
敢拼敢闯的西畴人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新时代“西畴精神”
正激励着无数云岭儿女砥砺奋进(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