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中国科学报:中国国际气象科技论发文量全球排名第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年全球及中国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情况。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介绍,中国学者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篇,占国际气象科技论文总量的**.*%,全球排名第二。论文总量较上一年增长**%,是增幅最大的国家。 ****年全球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情况 ****年,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持续增长,美中两国领跑全球。全球共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篇,较上一年增长*.*%。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法国是发文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但美中两国发文量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国际气象科技论文发文量排名前**的机构中,有*个来自美国,中国和法国各有*个机构上榜,另有*个来自英国,*个来自德国,*个来自俄罗斯。发文量排名前*的机构有*个来自中国,分别为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国际气象科技论文影响力持续增长。****年,全球发表的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中,入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篇。****年,在Q*期刊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篇。在《自然》《科学》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三类综合性高端期刊上发表气象科技论文**篇。 国际论文学科交叉明显。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多学科、水资源、天文天体物理、航空航天工程、地球化学物理、海洋学、环境研究、农学和林学是****年国际气象科技论文排名前十的交叉学科。热带气旋、ENSO、气溶胶、蒸散、云、气候变化适应、城市热岛、电离层和水力压裂等研究主题受到的关注度较高。 ****年中国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情况 中国学者发文持续增长。****年,中国学者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篇,占国际气象科技论文总量的**.*%,全球排名第二。论文总量较上一年增长**%,是增幅最大的国家。中国学者共发表国内气象科技论文 **** 篇,较上一年略有增长。 中国论文国际合作特征明显。****年中国学者发表的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中,有 ****篇来自国际合作,占总发文量的**.*%。在与中国合作发文在**篇及以上的**个国家中,与美国的合作论文达****篇,占合作论文总量的**.*%。 中国高水平论文发文量排名靠前,但发文的总体竞争力还有待提高。****年国际论文中,中国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篇,仅次于美国的**篇,位列全球第二位;在Q* 期刊发表**** 篇,仅次于美国的****篇,排名全球第二;在《自然》《科学》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三类综合性高端期刊上发表**篇,排名第四。 从一国高被引论文占其总发文量的比例来看,中国排名第**位,Q*期刊论文占总发文量的比例,中国排名第**位,排名相对靠后。说明高水平论文的总体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研究态势分析 基于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选取近三十年被引频次前**%的论文(高影响论文)进行分析,观察国际数值预报研究态势。 近三十年高影响论文产出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美、英、德三国。****年至****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加拿大、荷兰、日本、意大利和澳大利亚为高影响论文发文量排名前**的国家。美国共发文***篇,占高影响论文总量的**.*%,中国发表***篇,排在第*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英国气象局是全球数值预报研究高影响论文发文量排名前*的机构。中国数值预报研究高影响论文发文量排名前*的机构依次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数据同化、集合预报、遥感等主题是过去五年数值预报领域研究热点。****年至****年,国际上数值预报研究排名前十的热点领域分别为:数据同化、深度学习、遥感、集合预报、土壤含水量、卫星观测、预报检验、模式评估、北极圈和气候变化。我国排名前**的热点研究领域分别为:数据同化、土壤含水量、风场预报、深度学习、集合预报、遥感、长短期记忆网络、GNSS掩星观测、气候变化和对流层延迟(极端降雨)。国际国内热点研究领域有共同领域,也有不同领域。 (原标题:中国国际气象科技论发文量全球排名第二)(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辛雨 责任编辑:刘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