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西董街道: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三维”实践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邹平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部署要求,西董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文旅融合”,以建设“山水邹平会客厅,美丽幸福新西董”为目标,以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为抓手,构筑“三维”实践路径,全力推进实体强村和村民增收。落实标准思维,党建引领寻破题对标学习明航定向。街道党工委结合辖区生态资源优势,立足山区实际,组织部分领导干部、站所负责人和村干部到博山、平邑、泰安等地学习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立足实际理清思路。由党建、自然资源、村建、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小组,探索借鉴“中郝峪模式”“聂家峪模式”“村企共建”模式、合作社运营模式、“*+N”模式,逐村分析建设方案。确定试点率先突破。街道出台《西董街道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施方案》,确定**个村作为街道试点村,推报*个村庄成为邹平市级试点村,以点带面推进工作开展。率先开展试点村空闲宅基地摸排工作,通过媒体平台,发布招商信息。落实有解思维,四种模式促增收民宿建设兴品牌。白云涧村成功注册“鹤伴云间”文旅品牌,清理空闲宅基地**套,建设特色精品民宿,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第三方机构联合管理运营,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万元以上。以白云涧村为中心,辐射小西河村、西庵村、韦家坡村等周边村庄,发展民宿产业。****年,西董街道被山东省文旅厅确定为“第二批山东省民宿旅游集聚区培育单位”,品牌效应愈发显著。联合运营兴文旅。大马峪村引进山东******,抢抓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机遇,将空闲宅基地盘活利用,深入挖掘辖区红色资源和抗战文化,开发红色教育、军事教育、民俗体验、励志体验、劳动体验和休闲体验六大主题板块青少年教育实践项目,规划建设了抗战文化主题教育园、军事训练场、激光轻武器体验场、迷宫式战壕拓展区、弓箭文化体验园、革命大食堂等主题场所,累计接待中小学生研学*万余人次,接待党员*万余人次,有效助力了村民和集体增收。合作入股兴产业。郭家峪村实施以农村宅基地入股村党支部领办企业新模式,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募集资金**余万元、空闲宅基地*套,注册“鹤伴磨坊”品牌,兴建石磨面粉厂,根据股金分红,现面粉已成功上市。同时,由宅基地入股开展的“共富工坊”系列实体强村项目在白云涧村、西庵村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兴农耕。上回村以农村空闲宅基地为依托,结合优质山水资源,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山东摩诃山******,用闲散宅基地兴建办公场所、同步配套山林地流转,开展蔬菜种植。****年,该公司成功获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第十一批)”,成为邹平市首家、滨州市首批粤港澳大湾区直供基地,辐射带动西董街道蔬菜种植产业发展。落实底线思维,加强监管保稳定联合审批抓管理。落实邹平市委关于南部山区“六个严禁”部署要求,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建立健全了农村宅基地联审联管机制,严格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的工作要求,形成了有关站所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决杜绝违建乱建情况发生。安全为本抓建设。街道建立了“全覆盖巡查、常态化监管”的农村建房安全管理和施工全过程监督长效机制,对建房安全和是否按照规划修建进行全方位巡查并建立巡查台账,严格管控整治安全隐患和不规范修建问题,确保违法违规行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查处。通过压实责任、建立规矩、形成习惯,推动辖区农村建房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根本性提升。加强监督抓廉政。为实现专项资金精准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街道切实落实监管举措,对项目建设中专项资金使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监管,对资金拨付、组织实施和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专项资金用到实处,实现效益最大化,坚决杜绝违法违纪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