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二〇三台迁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拟审批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经审议,我厅拟于近日内批准《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二〇三台迁建工程》,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厅来信来电进行反映。联系地址:长沙市万家丽中路三段***号 邮    编:****** 联系电话:****-********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二〇三台迁建工程建设地点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跳马村水库组建设单位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二〇三台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项目概况 结合长沙市城市经济和规模快速发展的状况,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及时、准确、有效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二*三台拟实施整体迁建,确定了在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跳马村水库组建设发射塔(以下简称“跳马山发射基地”)。跳马山发射基地建设用地 *****.**m*(**.** 亩),包括天线区、技术区,另有上山道路 ****m*(*.** 亩)。天线区设置*座**m中波发射塔(标记为A*塔)、*座**m中波发射塔(标记为A*塔)及*间天线调配室,两塔间隔约 **m。A*塔发射频率为 ***kHz及***kHz(双频共塔),由技术区发射机房配置的*部**kW中波发射机及*部**kW中波发射机(*主*备)控制,用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及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节目播出,地网半径**m;A*塔发射频率为中波频率 f*及中波频率 f*(双频共塔),配置*部**kW中波发射机(*主*备)控制,用于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及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道节目播出,地网半径**m。技术区主要包括对原旧机房上下两层进行加固与装修,总建筑面积为***m*,设置中波天线发射机房、配电室、控制室、维修室、器件室及杂物间等附属用房,配套中波广播发射系统、消防系统、播出控制系统、设备防雷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另外,需对原有上山道路进行硬化,沿山坡一侧修缮原有雨水排水沟、台址景观工程建设等配套工程。本工程静态总投资约为****.**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为***.*万元,占总投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施工期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if !supportLists]*、[endif]声环境: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作业噪声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加强施工管理,夜间避免施工,采用低噪声机械,尽量减少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对施工机械定期维修保养。*、施工期大气: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装修废气、施工机械设备废气,一般情况下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较小。湿式作业,硬化道路,进出车辆限制车速,定期洒水;保持施工机械等设备的完好运转。*、施工期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天线塔地网铺设、塔基等施工基础开挖积水、运输车辆冲洗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可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并加强施工管理。施工期的生活污水经在施工场地内设置的化粪池进行处理后由槽罐车进行外运附近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期固体废物:施工阶段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建筑垃圾中能够回收利用的应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应征得有关部门批准后运至指定地点处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仅在跳马山原发射基地红线范围内进行维修建设,同时对现有上山道路进行硬化,修缮原有雨水排水沟等,不新增占地。优化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施工时序。合理组织施工时序,采取优良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电磁环境:根据要求域划定电磁辐射防控区,其边界处设立围栏及控制区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该区域,并禁止任何建设活动。加大对电磁辐射防范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人们对电磁的防范意识。开展运营期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视监测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声环境影响:选用低噪声柴油发电机,设备安装过程中采用基础减振和机房墙体吸声处理,加装橡胶减震垫和组性片式消声器,机房门窗采用防火隔声门窗,柴油发电机运行期间严格控制机房大门的开启。*、水环境: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主要的污水为少量的生活污水,采用管道排放至化粪池处理后委托环卫部门采用槽罐车定期清运,不直接外排地表水。*、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由当地的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废蓄电池由厂家回收,不在站内储存,不外排环境。(三)运行管理和宣传教育。①对当地群众进行电磁环境宣传工作。②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③依法进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工作。④工程建成后需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 第*号)要求,于 ****年 *月 **日在芒果广播网上进行第一次网络公示,*月 **日在公共媒体网站(芒果广播网)进行了第二次公示,**月 *日、**月 **日在“潇湘晨报”开展了 *次报纸公示,**月 *日在项目所在地张贴公告,公开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公示期间未收到与工程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