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岭下乡:“菌稻”轮作 一地双收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岭下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菌稻”轮作模式,实现改善土壤、一田多用、菌稻两收等多重效益,鼓起了群众“钱袋子”,也稳住了粮食安全“压舱石”。作为村内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头人之一,魏供岭没有选择外出而是扎根在农村,开启了他的“试农”之路。近几年,他在村内成立了屏南县岭下乡横坑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头种起了高山葡萄。但他仍旧“不满足”,去年就在自己的葡萄地里搞起了羊肚菌套种试验,没想到“一炮走红”,经济效益明显。这下他可谓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发不可收拾,这不就在水稻田里试种起了羊肚菌。魏供岭介绍,羊肚菌是当前的网红农产品,种植周期短、效益高、市场前景还广阔,我也想凑凑热闹,但最关键的原因还是羊肚菌和水稻生产正好接茬。在多方了解接触后,去年**月刚收割后的水稻旱田里就种下了羊肚菌菌种,羊肚菌生产周期为每年**月下旬至次年*月下旬,种植水稻为*月到**月,“菌+稻”轮作也就应运而生了。菌稻轮作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模式,实现水旱轮作,减少了危害菌类生产的蚁类、螨类等害虫,同时部分菌渣成为种植水稻的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互补共赢,一地双收。“菌稻”轮作模式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既有效解决了土地的季节性闲置,经济作物与粮食种植争地等矛盾,又改变了种植水稻效益低的困境,实现农业产业绿色循环、粮食与食用菌双丰收,是产业融合发展可行、可推广的、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新模式,为粮食安全献上重要一计。据悉,其合作社今年共轮种、套种羊肚菌约**亩,目前长势良好,预计*月中旬新产品将全面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