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武宁县司法局:聚焦“三心”发力 助力满意度“双提升”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持续深化平安武宁、法治武宁建设,武宁县司法局创新推出“连心”“暖心”“聚心”三心工作法,全力推进全县司法行政公众安全感和司法行政队伍满意度双提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架通“连心”桥,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县、乡、村(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融合基层司法所、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基层司法行政干部,乡镇(街道)综治干部,村(居)“法律明白人”骨干,探索法律服务、行政复议等司法行政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在成功创建全省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示范点的基础上,确保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全部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试点成功。二是大力推进“一乡一所”规范化建设。按照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探索破解司法所建设面临人员、场所、经费不足等瓶颈问题的新办法、新路径,充分融合乡镇综治中心、基层公安派出所等积极因素,力争****年完成**个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县实体化运行乡镇司法所达**个,占比**%以上。三是全面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制度落实。充分依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有生力量,积极调动公、检、法、司等退休干部和司法行政干警积极性,选优配强村(居)法律顾问队伍,实现村(居)法律顾问指派到位率全覆盖。谱好“暖心”曲,奏出法治“新活力”一是建立完善“四访”工作机制。推进落实接访、随访、走访、回访“四访”工作法,即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所和律所的经办窗口,每天安排专门人员坐班“接访”,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经办窗口实行局领导值周体验,职能股室轮岗“接访”;每月对经办事项的所有服务对象集中电话“随访”;针对电话“随访”中发现的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安排专门人员重点上门“走访”;联合移动、电信等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模拟测评,民调“回访”。二是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切实加强与县融媒体中心的宣传合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部门网站、公众号等正面宣传引领作用,亮成绩、晒学习,最大限度提高和保障公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激发司法行政工作正能量。三是持续深化“党建红+司法蓝”行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法援惠民生、律师公益集结号--九江站·山水武宁行等公益活动和行政复议进园区、商会、企业活动,聚焦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年度任务清单,抓深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念实“聚心”经,展现队伍“新作为”一是纵深推进全面管党治警。对标“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巩固提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不断深化“政治轮训、法治培训、业务实训、作风整训”,推进完善“双周双学”、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书香赋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模范机关创建,全面筑牢司法行政机关绝对政治忠诚。二是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和行业治理。以开展“五联五创”树示范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律师行业联合党支部“三化”建设和法律服务机构党建指导员机制,不断提升律师行业“四个一”公益活动成效,即:县法援窗口每周二律师坐班义务咨询、每个律师义务受聘*所学校法治副校长、义务受聘*个“十三五”贫困村或“十四五”重点村法律顾问、每个律所联系对接*家重点企业义务开展法治体检。强化律师等法律服务行业信用等级管理,在法律服务行业中深入开展“素质养成有心劲、普法用法有声音、助力平安有身影”活动,深化成果运用,严实激励守信约束失信。三是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社会监督员机制。从“两代表一委员”、行业协会、村(社区)干部和“法律明白人”中选聘一批公道正派、事业心强的社会监督员,扩大社会监督面,畅通局长信箱、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电话,提高社会监督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