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福鼎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2023年政务服务工作会议暨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会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福鼎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年政务服务工作会议暨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会,会议按照省委、宁德市委、福鼎市委要求,全面部署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本着“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服务理念,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争的意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宁德服务”福鼎模式。福鼎市行政服务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及政务服务大厅各进驻窗口(含综合窗口)负责人、分中心(交警、税务)窗口负责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等参加会议。会上,市行管委四级主任科员陈茂智通报表扬窗口前台****年度考核优秀人员和****年第四季度“红旗窗口 ”“服务之星”,并就窗口作风建设强调具体要求;市行管委副主任林观明分析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指标、任务落实、典型创新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市行管委主任李赞校总结****年度政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部署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和****年工作安排。会议对****年工作作出相关总结:过去的一年,我们推进集成办理,政务便民服务不断升级。围绕法人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推出***项“一件事”套餐,市场监管、公安、医保等综合窗口实现无差别办理,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十窗合一”、“出租车驾驶证办理”、“扶残助残办理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退役军人一件事”等套餐各具特色。“跨省通办”覆盖面从*省*地增加至*省(市)*地。全市**个乡镇(街道)及部分重点村和社区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自助终端办件达****件。过去的一年,我们推进信息共享,智慧政务成效逐步显现。全市**个部门***种历史存量高频证照电子化生成归集,自动汇集**.*万件,电子证照年感知*.*万件。做好市本级政务数据汇聚工作,共梳理**个部门**套本地自建系统,汇聚***.*万条数据。持续推进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应用,优化办事指南配置,鼓励办事企业和群众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APP进行网上预约并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预约人数达****人次。同时,推行办前咨询制度,累计接受线上咨询****余人次。过去的一年,我们推进会商会审,难题事项逐个破解。通过项目“三级会商”机制、“局长服务日”、“事难办”协调窗口,对全市重大项目、“三比三赛”项目前期指导、会商会审,帮助协调解决了太姥安置小区办证,众一机械、邦普、品润悦公馆、鼎盛钢铁竣工验等审批难题,创新“开工一件事”“竣工一件事”,“标准地”出让项目“交地即交证”“交证即开工”。过去的一年,我们聚焦指标补短板,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四减三提升”指标均在宁德市排前列。电子保函使用率达**.**%,对比前年提升了**.**%,共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宗。过去的一年,我们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培树走在前头。创优机制更加成熟,建立健全了指标监测、目标任务落实、存在问题整改的常态化督导、分级调度、会商会审机制。产业服务更加精准,通过走访服务、帮办代办、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典型培树更加有力。去年共有**个创新在省(宁德市)政讯、效能办、营商办等平台推广。会议强调,****年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在政务服务方面。一是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全面推行“受审分离”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模式,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在政务服务向城区**个社区延伸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社保、医保、民政、残联、卫健、公安、住建等部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向社区延伸。二是以“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为导向,推进政务服务实体平台和网上平台深度融合,建立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三是建成并投入使用福鼎市政务云计算平台,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应用,应用宁德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鼎e办”自助终端系统,将“一件事”套餐纳入自助终端办理,实现更多事项“不见面”办理。在营商环境方面。一是围绕省营商环境监测事项及任务清单等,深化常态化督导模式、会商机制和分级调度制度,促进指标提升优化。二是结合我市营商环境工作实际,早部署、早安排,推动更多 “典型培树”打造福鼎服务品牌。三是进一步加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工作,打造“商事制度改革、政务服务、工程领域改革、财税贸易、法治建设、创新创业创造”六大领域的宣传阵地,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都是营商环境”的氛围。四是结合上述工作任务,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加减分细则,将各部门每月指标任务完成、创新、宣传报道等情况纳入对市直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按要求予以通报。在项目服务方面。一是推动工程审查服务,帮助梳理重大项目审批报建节点计划,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工作效率。二是强化项目帮办代办队伍建设,全程跟踪项目帮办代办全过程,协调化解项目报批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三是搭建“帮办代办”系统平台,及时发布最新政策动态、反映企业诉求、强化工作对接,确保帮办、代办信息实时共享,审批流程无缝衔接,为重大项目提供全过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