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飞跃长江!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月*日,在长江之畔,主跨****米钢箱梁悬索桥——龙潭长江大桥两座***米的主塔高高耸立,隔江相望。上午*时**分,一架六旋翼无人机缓缓从南塔腾空而起,牵引着一根长****米、直径*.*毫米的先导索飞渡长江,顺利抵达北塔塔顶,全程历时*分钟,双塔成功实现跨江“牵手”,标志着大桥上部结构猫道施工序幕正式拉开,为后续主缆及钢箱梁架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龙潭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南京段与镇扬段分界处,起自仪征境内江北长江大堤,向南跨越长江,经南京龙潭,止于与*** 省道交叉处,长约 *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公里/小时。主桥采用主跨****米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高***米的南北主塔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北锚为圆形地连墙基础,南锚为矩形沉井基础,南北引桥采用钢混组合梁结构。先导索过江是悬索桥施工的关键控制性节点,是上部结构施工“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龙潭长江大桥所处位置水域开阔、航运繁忙,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若采用传统的船舶拽拉先导索过江方式,需要对航运水道封航*—*个小时,将对繁忙的航运造成影响。为此,龙潭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会同海事部门、参建单位综合现场施工环境条件,反复比较论证多个牵引方案,研究技术控制和水上交通安全管制措施后,最终确定采用安全高效、落点精准且对航运影响较小的无人机牵引过江方案,并配备伴飞无人机,同步对整个“飞渡”过程进行伴飞监控,同时制定了备用无人机及应急托轮牵引过江应急预案。此次先导索过江,无人机从南塔起飞,牵引直径*.*毫米迪尼玛绳的先导索飞至北塔塔顶并锚固;随后用“小绳拉大绳”方式,通过来回*次置换牵引索,利用 *t绞盘和**t卷扬机由细到粗依次转换直径*毫米、*毫米迪尼玛绳过渡索,最后完成直径**毫米钢丝绳过渡索的架设。先导索顺利过江后,大桥将陆续开展上部结构施工,计划*月底完成猫道架设,*月底完成主缆架设,****年*月完成钢箱梁安装,确保大桥****年底安全优质建成。龙潭长江大桥是推动宁镇扬一体化的重要交通设施。项目建设对策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发展,提升南京首位度,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优化过江通道布局,完善高速公路网络等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江苏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