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南京核与辐射审批在助企上下真功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以前至少要*天才能完成的流程,现在*天就能完成了。”******的环保专员,长期忙碌于新项目办理的他,最近深刻感受到了南京市核与辐射项目审批服务效率的变化。图为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对企业开展指导帮扶。图为帮助企业查看环评材料。提升办理“速度”,开通审批“直通车”李征恢介绍,电网是保障能源供给的重******许多重大项目用电负荷大,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高,需要建设配套的输变电工程。中比新能源变电站******其中的一个项目配套工程。为保障项目实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项目立项的前期阶段,供电公司会征求生态环境部门意见。“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按照以前的流程,肯定来不及。”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辐射处负责人陈鹏说,“我们安排专人对接了解,将项目的征求意见、初步评估、拟制函件等工作同步进行,*******征求意见的复函。”“抢”回来的**小时,为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中,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同样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批,为项目早日开工提供了速度保障。“压缩环评审批手续办理的时间,也给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留了时间。”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变电工程项目会产生废旧蓄电池,环评报告一般要求项目配套建设危废库对其进行贮存。“但蓄电池的更换周期为*年—*年,危废暂存间会长期空置,既得不到有效利用,又很难有效管理。”这位负责人说。发现这一矛盾后,******并提出优化建议,最终,供电公司在江宁区建立了规范的废旧铅蓄电池暂存库,将公司所有变电站的废蓄电池送至暂存点统一存放、统一处置。“这既满足了蓄电池存放的管理要求,又为我们节省了建设时间和成本。”李征恢欣喜地说:“在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帮助下,目前,项目已获得环评批复,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温暖,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把握专业“尺度”,学好分级管理“必修课”核与辐射项目审批审查内容多、专业性强、审批流程多。如何在把握专业服务“尺度”的基础上进行流程优化,成为南京市生态环境局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分类分级管理是简化审批流程的‘必修课’。”陈鹏告诉记者。为简化建设项目审查审批流程,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南京市核与辐射分类分级环境管理工作办法》《关于调整全市核与辐射行政许可分级审批权限的通知》等文件,对全市核与辐射行政许可分级审批权限进行调整。“本次调整将面广量大的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许可和部分电磁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调整至各派出局,意味着企业足不出区,就能将审批手续办齐全。”受惠企业单位对此纷纷称赞。陈鹏表示,这也标志着南京市核与辐射行政许可分级审批工作迈上新台阶。“辐射许可证审批材料归档的重点,是要将现场检查表、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审批表、申请材料原件等逐件编号归档。”在****年的一场培训会上,建邺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就资料审核、现场踏勘、程序审核、后续监督管理等经验做法进行分享。“少跑腿、办快事的前提,是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这位分享者说。近一年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多场次核与辐射许可业务培训会,加大对各派出局的培训指导力度。通过专题培训、专人辅导等方式,提高行政审批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便利、高效、规范的“管家式”服务。彰显服务“温度”,指导企业夯实“基本功”近年来,核技术应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南京市核技术利用单位和放射源、射线装置数量均居江苏省前列。“我们在环评审批过程中,很多细节方面还是有拿不准的地方。”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帮扶企业的过程中,收集整理了许多企业当前面临的难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对环评编制单位、重点建设单位的服务指导,为环评审批项目打好“地基”,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实施了环评单位上门指导服务和重点项目先行介入制度——对全市所有核与辐射类环评编制单位一一上门指导。“我们主要帮助编制单位立足人员配备、工作实践、保障条件、编制规范性等*个方面不断完善环评内容。”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与以往的入企检查不同,此次的帮扶从“细枝末节”入手,助力企业提升环评业务水平,提高环评文本编制质量,促进市场良性循环,从而优化核与辐射环评营商环境。同时,南京市生态环境局针对输变电项目大户,每年定期梳理重点******“双百”项目的工期计划,建立推进清单,主动上门、提前介入、靠前服务,细致指导。据了解,****年,市生态环境局共现场服******等重点企业**家,指导完善电磁类、核技术利用类等重点项目**余个;******实施政企联动,对**余家单位用户变电项目进行环评相关规定的提醒宣贯,帮助他们及时履行环评手续。下一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试点含辐射类项目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联合技术审查制度,加大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力度,加强对企业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制度落实的跟踪指导,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