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伏岭镇:走读诗画家乡 沉淀美好乡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伏岭镇是绩溪县东南部的一块神奇的土地,钟灵毓秀、人文蔚起。徽杭古道路险景美,闻名遐迩;百丈岩壁立千仞,山势峻峭。伏岭镇徽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徽文化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优势为伏岭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走读家乡提供了契机,近年来,学校围绕“秀美山川、民风民俗、红色文化、乡贤名士”开展“走读家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孩子们走出课堂,用脚丈量、用眼发现、用心体味,去拥抱自然,品读家乡的“美和内涵”,在行走中厚植家国情怀。图片附件 走读山水古道,弘扬徽商精神。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徽杭古道山水兼得。徽杭古道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也是一条文化内涵深厚的徽商古道。作为一条励志之路,学校一直将徽杭古道作为走读家乡的首选。春暖花开,学校定期组织学生沿着古道拾级而上,了解徽杭古道的历史,找寻徽商精神。孩子们攀行在山水间,小憩于施茶亭,一边欣赏着眼前的高峰巨岩,嵯峨怪石,奔泻溪流;一边聆听老师介绍抗倭名臣胡宗宪、红顶商人胡雪岩、一代文豪胡适、著名徽商胡沇源徒步古道穿过江南第一关而光耀天下的人生大道。学生们在走读中懂得了徽商精神不仅是骆驼精神,还蕴含着讲求诚信、不畏艰难、敢为人先、同舟共济的徽商文化,是古代徽商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文化遗产。望着眼前的一块块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石板,孩子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当年古徽道上先贤志士们背着行囊,执着前行的身影,对徽商精神的仰慕之情陡然而生。图片附件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两个多小时的文化行走,孩子们相互帮助、相互感染、相互鼓励,在经历和体验中成长着。下山途中,孩子们以山水诗词接龙,用欢歌笑语抒怀,家乡的山是那样秀,水是那样美,回家的路上是那样的亲,走读家乡是孩子们的起点。走读古韵民俗,传承家乡“味·道”。伏岭村是传统古村落,省级非遗徽剧博物馆、徽菜陈列馆、家风家训陈列馆和伏岭戏台座落其间。当地政府利用特色徽州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弘扬“徽菜的滋味、徽剧的韵味、徽俗的趣味、家风家训的意味”为“味”的特色,深化“徽杭古道、通幽巷道、红色主题道路”为“道”的内涵,“味·道伏岭”已成为家乡文化底色。图片附件 每当“红领巾走读家乡”日,孩子们行走在幽幽曲巷,轻盈的脚步声似乎惊醒了沉睡多年的古民居。在老师的指引下,孩子们驻足抬头,侧耳聆听,小青瓦、马头墙、门罩门楼、栏板隔扇梁托、水磨砖雕的文化符号被激活;前庭天井、两侧厢房、“通转楼”、堂屋、内庭的历史印记被点亮。绩溪氏族传统家风家训陈列馆是文化传承与道德教育的实践基地,学校利用走读活动,组织学生到家风家训陈列馆了解古徽州家风家训及祠堂文化,诵读传统家训,感受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于无声中点化心灵,在细微处润泽生命。伏岭镇是中国徽菜之乡,“十碗八”被赞誉为民宴菜肴的“黄金组合”。学校在走读活动中,采取家校合作的方式,把徽菜的学习制作与家庭劳动教育相结合,采取分散学习、集中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学做徽菜”活动。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用心学、用力悟、用情做,以图片展示成果、文字记录过程、言语抒发快乐,在身体力行中感知徽菜文化,延续传统文明。“舞犭回”是沿传久远的遗存,承载着伏岭人浓厚的传统情愫。孩子们对这项富有年代感的民俗活动带有丝丝的违和感,为了让孩子们留住民俗,记住乡愁的责任、使命,学校组织“寻找乡愁”走读活动,进入家乡的徽剧展览馆,和“舞犭回”表演的戏服、道具零距离接触,欣赏老艺人示范舞犭回表演动作的一招一式,在光阴的故事中体会其祈福镇灾的寓意,让文化血脉在传承中延伸。在伏岭登源河上,矗立着一座座古桥,它们古老、陈旧、却孕育了文化,沁满沧桑与烟火气息,是历史、是风情、是味道。在走读家乡活动中,学校以“‘桥’见传承”为主题,开展“探究桥梁奥秘,追寻建桥梦想”的实践活动。孩子们行走于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古桥,他们或寻访、或绘画、或拍摄、或记录、或建模……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关注古桥文化中的智慧和力量之美。图片附件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国家走向未来的精神依托和支撑。走读家乡,让民俗文化根植孩子内心,涵养文化自信,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走读红色文化,赓续初心使命。伏岭镇是红色文化滋养的一片热土,镇域内有绩溪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县委、皖浙支队祝三整编旧址、大障炮竹坑战地医院旧址、蓝天凹红军战壕遗址等红色革命资源。在走读家乡活动中,学校以“重温红色经典,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组织学生聆听红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走近红色文物,重温红色记忆;参观红色遗址,激发奋进力量。为了深化走读活动,学校组织学生以“我是小小讲解员”身份参加伏岭祝三革命历史纪念馆公益讲解志愿服务队,为来校支教的大学生讲解伏岭的红色历史,学生一茬茬地离开校园,讲解接力一棒棒地往下传,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让红色精神融入少年血脉;弘扬红色文化,才能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乡是一首诗,诗里有民风民俗的乡愁;家乡是一幅画,画中有山高水长的记忆;家乡属于孩子,孩子属于未来。走读家乡,让孩子的心灵栖居在诗意山水间;走读家乡,让孩子的梦想沉浸在文化滋养中;走读家乡,让孩子腾飞的翅膀强壮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