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国环境报电子报:深入推进散煤治理如何发力?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深入推进散煤治理如何发力? 专家建议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和建筑节能 看到哈尔滨的PM*.*指数为每立方米**微克,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贾君的心放下了。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综合整治、系统治理、源头管控,使散煤燃烧污染大气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在几年前,散煤治理还是全国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与散煤相关的议案提案却明显少了很多。 与之相反的是,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标配”。根据今年*月生态环境部通报的数据,****年*月—**月,全国***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 PM*.*平均浓度为**微克/立方米。 这其中,我国对散煤的治理功不可没。如今,我国散煤治理已经进入纵深阶段,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散煤治理的未来又会出现哪些变化和特点?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专家。 成效明显但仍不能松懈 在****年被列为国家环境污染三大重点防控区域之一的汾渭平原,由于能源结构偏煤,空气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散煤治理更是重中之重。为助力重点地区环境质量改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以下简称环境规划院)开展了“汾渭平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煤炭总量控制研究”。 课题组实地考察了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市*区以及山西省太原市、阳泉市、晋城市和长治市),梳理和分析了这一区域生活源散煤现状,对“十四五”和“十五五”的控煤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实施路径。 “随着近年来工业污染治理的推进,以燃烧散煤为代表的居民生活排放源对PM*.*等主要空气污染物的贡献比例也在逐步提升。”NRDC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温华告诉记者。 环境规划院首席专家曹东介绍说,“十三五”时期,汾渭平原依托北方清洁取暖试点,以城区及城郊为重心,积极带动农村地区,推进民用散煤治理全面覆盖。根据课题组的研究,****年—****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超千亿元资金和补贴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汾渭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完成约***多万户,散煤削减量约****万吨左右,相当于****年区域内民用散煤消费总量的约*/*。 散煤治理有效改善了汾渭平原的环境空气质量。环境规划院****年的一份研究表明,汾渭平原****年—****年秋冬季PM*.*浓度为**微克/立方米, ****年—****年秋冬季降至**微克/立方米,下降**微克/立方米,降幅达 **.*%,秋冬季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在不考虑气象变化的情况下,****年—****年,通过散煤治理降低的 PM*.*浓度约为**微克/立方米,对PM*.*浓度降低的贡献占比超过**%。”曹东说。 但是在****年年底,汾渭平原空气质量数据却有些不尽如人意。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年**月,汾渭平原**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同比下降**.*个百分点;PM*.*平均浓度为**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 散煤治理步入“深水区”,需重点关注可持续性 散煤依旧是困扰汾渭平原等很多地区空气质量提升的绊脚石。 一方面,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彻底改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提案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煤炭消费比重逐步降低。****年,煤炭消费仍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根据相关权威机构研究,到****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依然占**%左右,主体能源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仍难以改变。” 另一方面,清洁取暖改造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目前,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还有***多万户尚未接受清洁取暖改造,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和河谷山区。”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气候与能源项目主管艾濛介绍说,截至****年,整个区域剩余民用散煤消费量约为***万吨左右。 “****年,我国散煤治理进入纵深阶段。在难度升级、‘战场’扩大之下,散煤治理如何精准发力至关重要。”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李雪玉如是说。 李雪玉指出,从民用散煤治理情况来看,《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年)》实施的*年时间里,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和支持城市共**个,其中,**个城市位于京津冀地区和汾渭平原;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约****万户,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提高了**.*个百分点,达到**.*%,超预期完成了**%的规划目标。 ****年**月中旬,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在****年采暖季前,汾渭平原各省市内的平原地区农村散煤基本清零,这对汾渭平原各省市推进辖区内民用散煤治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课题组预计,“十四五”时期能够完成《方案》目标任务,汾渭平原各省市平原地区的散煤消费量将基本清零,并进一步向电气化方向发展,预计****年,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的散煤消费量将进一步削减**%,降至***万吨左右。 艾濛指出,“十五五”时期,散煤治理工作将更加深入山区农村。“预计到****年,整个区域散煤消费量将降至***万吨左右,相比****年削减超过**%,进一步改善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虽然目标明确,但未来的路并非坦途。据课题组分析,随着平原地区清洁取暖改造任务的逐步完成,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的民用散煤治理已步入“深水区”。 “清洁取暖成本与居民经济承受力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温华指出,在补贴政策面临退坡、受疫情影响财政压力加剧的情况下,散煤返烧、“改而不用”的情况屡有发生,民用散煤治理的可持续性或将成为最大隐忧。 “推广清洁取暖是一个波动向前的过程。”李雪玉介绍说,一些地区出现了返煤现象,以及“改而不用或改而少用”甚至“改了又改”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各地的资源禀赋、热源选择及供应状况、基础设施条件、散煤管控力度、技术路径选择、补贴力度、取暖支出水平和实际效果、家庭收入水平、用户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无法一概而论。” “此外,对于尚未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偏远地区和山区,存在基础能源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想改变以散煤为主的采暖方式,目前在技术路径上还存在一定局限,这一问题也需要逐步解决。”温华说。 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推动建筑能效提升 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亿元,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副总工程师韩峰指出,清洁取暖既连着蓝天白云,也关系百姓温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有利于降低百姓用能成本,同时激发创新技术应用。 有挑战,也有机遇。NRDC与合作伙伴在开展专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汾渭平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清洁取暖技术路线。 温华表示,从驱动力上看,在“美丽中国”和“双碳”目标背景下,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的民用散煤治理将从大气污染防治的“单轮”转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双轮”驱动,为之后的工作提供新的指引和动力。从目标上看,要逐步建立散煤治理的长效机制,实现清洁、低碳且同时满足经济性的现实要求。从散煤治理的实施路径上来看,优先发展可再生供暖和加快农村建筑能效提升是关键。 “下一阶段的散煤治理应着力抓好重点区域巩固成效、非重点区域稳步推进,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清洁取暖试点城市逐步向非重点区域倾斜。上述工作的难点都在农村地区,需要系统思考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的可持续性发展。”李雪玉说。 课题组建议,“十四五”期间,汾渭平原及周边地区的清洁取暖技术路线应兼顾短期和中长期发展,坚持减污降碳,因地制宜,“先立后破”。 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艾濛举例说:“例如,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供暖;对于短期内不具备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条件的,可采用热泵式清洁取暖技术。”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协同多项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建筑能效提升作为清洁取暖改造下一步重点工作。”艾濛指出,还可以对集中建设、统一施工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优先发展绿色、低能耗农房;对已有农房,则分层次推进能效提升。 同时,提升清洁取暖工作管理水平,加强对清洁取暖改造效果评估,已经完成清洁取暖的地区,工作重心从强化改造建设转移到注重运维和防止散煤复烧。 艾濛表示,减污降碳还需要发挥市场作用,应大力发展农村能源产业,努力提高农村能源商品化程度,降低供暖成本,提升供暖稳定性。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