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福建日报】木兰溪:照见"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爱玲春光灿烂,木兰溪畔莺飞草长。“雷锋月”里,一支由莆田市、区妇联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以“木兰姐姐”形象出现在社区、街道、河岸,开展送书、义诊、护河等公益活动,化用木兰溪治理精神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浸润人心。在莆田,传承木兰溪治理精神的新时代故事正不断上演,共聚管护河湖力量的创新做法不断推出。****年,莆田推出《各级人大代表监督实施河湖长制工作方案(试行)》,创新“代表+河长”模式,成立由各级人大代表为主导的巡河护河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巡河护河行动;出台《莆田市“委员河长”工作方案(试行)》,创新积分奖励、智慧管理等机制,协力推进河湖长制有名有责有能有效。“代表/委员+河长+志愿者”创新模式,是莆田多年来持续传承弘扬木兰溪治理理念,纵深推进木兰溪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木兰溪 丛文俊 摄****年*月,实施木兰溪综合治理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莆田加快推进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节奏:首创河长日、流域双河长、党政企共治等机制,成立莆田市幸福河湖促进会,推行*G+木兰溪全流域数字化治理,出台木兰溪流域水量分配、生态基流保障等方案,实施六清六化六方行动,建成玉湖、绶溪、荔林水乡等河湖文化公园,在绶溪片区全省率先探索生态环境导向开发全国EOD试点,布局绿色经济等**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人水港产城和谐共融……木兰溪支流河道沿途水清岸绿。许武 摄进入新发展阶段,莆田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任组长的木兰溪流域保护发展领导小组,实施三年行动,集成实施“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项目,打造统揽莆田高质量发展、造福人民的生态带、文化带、健康带、产业带、创新带。木兰陂 卢德山 摄****年**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莆田市践行木兰溪治理理念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的意见。莆田乘势而上,将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总抓手,深入做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层治理、民生保障、港口崛起五篇文章,擘画木兰溪流域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优质健康、水生态良性循环、水环境优美亮丽、水文化传承发展、水经济和谐发展新画卷。行驶在溪上的“水上巴士” (资料图片)****年春节期间,北大荔林水乡公园、白塘湖、东阳村三条航线同时开放,市民乘着“水上巴士”开启水乡寻福之旅;玉湖新城木兰溪畔新建的滩地公园成为一处市民的网红打卡地;木兰陂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公园旁,面积约*.*公顷的福建省水利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开工建设……十里风光带上,由木兰溪照见“家门口的诗与远方”的美好正一步步稳稳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