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农”墨重彩谱新篇——高台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综述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高台县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遵循,紧紧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有效推动了全县农业现代化及农业生产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特优产业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初春时节,高台县康翠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基地迎来了丰收,一个个娇艳欲滴的草莓挂满枝头,合作社负责人田会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的草莓现在都是无土栽培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目效益非常好,三个棚一年下来收入**多万元。”田会玲介绍,以前大棚里种植的是反季节蔬菜,这几年陆续调整产业结构,除了蔬菜以外还种植了草莓、油桃等水果,经济效益是原来的数倍。这几天,该县林杰新品梨建设基地的工人们正忙着给梨树修剪枝条,为丰产打好基础。该基地始建于****年,占地***亩,品种有早酥、金冠、皇冠、绿宝石等,以早酥梨为主,经过**年的品种优化和市场优胜劣汰,有稳定的客源和市场,每年开花季节就有客商下订单,价格随行就市,果园每到采摘期,能为附近***余人提供就业岗位。近年来,高台县按照“产业生态化”的思路,通过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等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农户科学、适度发展优质林果,开展科技培训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出的林果品质优、产量高。目前,已建成千亩以上的果园**个,引进、培育新品种*个,挂果面积达*.*万亩,预计年实现产值*.*亿元。产业振兴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今年,高台县全力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快玉米制种大县建设,玉米、瓜菜制种面积计划分别达到**万亩、*万亩。坚持绿色有机发展方向,壮大供港蔬菜、精品辣椒、设施西瓜产业规模。坚持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预计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万头、***万只、**万头以上。坚持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科技赋能打造农业产业新集群番茄架下春光现,花香自引蝶来恋。走进高台县巷道镇太安村智慧温室大棚种植基地,硕大红润的西红柿映红了群众的笑脸,工人们忙着将采摘下的西红柿筛选装箱,运往外地。巷道镇太安村的*座智慧温室大棚由村上和村属合作社经营,由于采取智能化管理,原来需要人工作业的环节,现在全部被数字化一体操控所替代,管理成本大幅降低。“现在温室大棚实现了自动控温控湿,自动放风,减少了一部分的人力、物力,每座温室的年能收入在*万元左右。”巷道镇太安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郇德文说。科技赋能,实现了农业高产、高效、高能。近年来,高台县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技术推广,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田水利建设日趋完善。今年将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涉及*个镇、**个行政村,全县高新节水灌溉面积达**.**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各类农机拥有量跃升至近*.*万台(套),机械化耕作率达到**%以上。——智慧农业建设多点开花。建成农作物病虫疫情智能重点监测点*个、普通监测点*个,监测覆盖面积达**万亩,实现了环境监控、农情监测预警、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数字化管理。着力打造玉米制种基地田间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为***家经营主体安装监管追溯系统,建成信息化企业*个,涉及面积*.*万亩,实现对种子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和质量安全监控。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高台县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突破瓶颈、攻克难关,先后引进果蔬新品种**多个,示范推广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自动卷帘、雄蜂授粉、物联网等新技术,完成了基质配方、太阳能增温等科研试验。至目前,建成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万亩,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万亩,沼液供田示范基地*.*万亩,形成了示范区带动生态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的新业态。塑强品牌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高台县果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这几年在探索比较哈密瓜露地和钢架大棚设施栽培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哈密瓜设施连栋拱棚标准化栽培示范,投资打造千亩蜜瓜产业园,并通过应用有机肥增施、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先进实用技术,使产出的“祁汁果”牌哈密瓜走俏南方市场。“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扩种了***亩,最早的*月中旬上市,一直到*月底结束,全部销往浙江、成都等市场。”果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海说,现在亩产达到了*吨,品牌也在逐步做大做强,今年打算继续扩大规模,让高台的甜瓜走向更远的市场。农业做强,品质先行。农业品牌建设是现代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高台县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本地品牌,带动全县农业高质量、品牌化发展。按照“接二连三”“农头食尾”的发展思路,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经济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家,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个,农产品加工主体达**家,年加工各类农产品*.*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个,*个农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支持供港蔬菜、台州设施西瓜等规模以上农产品经销企业在省内外大中城市建立销售渠道,构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农业产业融合和优势互补作用凸显。该县还积极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美丽田园为依托、农耕文化为内涵的乡村旅游,扶持建设采摘基地、生态农庄、民俗博物馆等,着力打造“基地+景点+产业”的农旅融合新模式,目前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个,市级专业旅游村*个,建成各类农家乐**家,实现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伴随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强音,一幅粮仓满、果蔬丰、百姓富、乡村美的瑰丽画卷,正在高台大地徐徐展开。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