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收好!专业人士支招踏春防“毒”手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 最近,龙门的气温逐渐上升,雨水增多。各种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出来“透透气”,现在正是毒虫、毒蜂、毒蛇活动最为猖獗的时候。那么,当我们受到毒虫、毒蜂、毒蛇伤害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月*日上午,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来到县总医院向医生咨询正确的处理方法。 万物复苏的同时,毒虫、毒蜂也开始肆虐。如被叮咬,除了毒虫、毒蜂唾液本身含有的过敏物质可令皮肤红肿发痒外,还可能被其携带的病毒感染,出现登革热、脑炎等病情。 县总医院急诊医学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沈晓华:被毒虫、毒蜂咬伤后,第一时间要处理伤口,看伤口是否有毒针残留,要及时清除;局部伤口可以用碱性溶液冲洗,比如肥皂、白醋等;如果红肿比较严重,可以冰敷,口服抗过敏药物;部位较多的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应及时就诊。 据医生介绍,当我们被蛇咬伤时,首先要分清是被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一般无毒蛇咬伤,局部留下*~*行均匀而细小的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同时,伤者应保持镇静,原地向同伴求救。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 县总医院急诊医学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沈晓华:被毒蛇咬伤应及时拨打***,避免运动,局部伤口应在离心端包扎肢体,防止毒素扩散,包扎应间隔**分钟松解一次,及时送医后注射抗蛇毒血清。小编提醒,进行野外活动时,要注意那些随时出没的“野生动物”,收下这份踏青出游健康提醒,别让它们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