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蒲城县“红色就业平台”架起就业“连心桥”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记者 徐蕊 通讯员 樊泽楠)近日,记者从蒲城县获悉,今年以来,该县在深化“一围绕两争当”主题党建活动中,搭建企业用工、群众务工双向沟通“红色就业平台”,推动县域内劳动力就近稳定就业,以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组织引领搭平台。由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党组牵头,镇(街道)村党组织配合,采取“基层党组织+******”模式,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方式,搭建“红色就业平台”。镇(街道)发挥社会保障服务站服务功能和流动党员党支部、党小组信息资源优势,定期摸排辖区劳动力就业情况,县人社局建立并动态更新企业岗位需求和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已初步将**家企业和****余个就业岗位纳入台账管理,通过“蒲城人社”“蒲城就业”微信公众号发布用工招聘信息**期,逐步推动用工企业和务工群众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发布和查找信息,实现供需信息共享、“点对点”精准对接。 拓展方式办招聘。建立党员包联重点企业、负责具体活动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就业招聘力度。大力开展网络招聘,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园区发展前景及用工优惠政策,促进本地劳动力转变观念,就近就地就业;突出党员劳动力、易地搬迁群众、妇女等重点群体,举办专场招聘;扎实开展“就业下乡”“进镇进村”活动,先后在高阳、永丰、洛滨等镇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截至目前,累计举办招聘会**场次,提供就业岗位*****余个,达成用工意向****余人。 精准施策强保障。扎实开展重点人群就业技能培训调研,摸清劳动力岗位需求、技能培训要求,邀请相关专家和技能能手,开设家政(月嫂)、园艺工、农业技术、中式烹饪等课程,有效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校企联合培训,组织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培训机制,采取“定向”“定岗”“订单”等方式,针对性地提升劳动者工作技能,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探索建立就业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向蒲城牧原、大红门、好邦食品*家非公企业授予“蒲城县就业援助基地”称号,鼓励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就业招聘,充分发挥爱心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稳岗就业、助力发展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