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灵活配置,土地利用率翻番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全省首宗研发设计、工业用途混合产业用地——霖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项目现场,三栋厂房已经封顶,两栋研发楼正在加快建设中,预计*月份设备进场安装调试。该项目采用混合复合立体用地配置模式,节地率达到***%。日前,这一节地模式被省自然资源厅评为****年度“节地模式(技术)先进典型案例”,南通唯一,并获全省推广。 “混合用地满足了企业研发和生产的需求,对于产业升级将起到助推作用。”霖鼎光学总工程师林宏裕介绍,霖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项目位于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是如皋市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成立的上海交大(如皋)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重要的产学研融合项目。项目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亿元,主要研发生产应用于生物医疗、智能汽车、消费电子、高端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光学核心元器件。 “我们在上海有一个研发基地,但目前只针对企业内部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如皋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与上海形成‘量产+研发’产业协同效应,最终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精密光学园区。”林宏裕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规划,项目中研发设计这块的占比会重一些,同时又要考虑到一定规模的光学零部件生产,也就是说需要同时满足“研发+生产”两方面的用地需求。 “传统模式下,产业项目用地只配置单一工业用途,其配套的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不能超过*%,显然无法满足霖鼎光学的研发需求。”如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利用科科长罗中海介绍,去年省自然资源厅明确提出,鼓励工业用地混合复合立体高效配置,也就是单一工业用地中可以实现工业、研发、办公等用途的混合,但混合用地必须明确主导功能及混合比例要求。如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吃透省、市关于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文件精神,最终确定该项目采用研发设计、工业混合用地模式,且研发设计用房的计容建筑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实现了一宗土地上研发、办公和工业生产的高度集成。 在项目规划之初,如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引导企业科学布局,助推土地利用最大化。**层研发楼的地下一层建设了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生产厂房的楼层也提高到四层。林宏裕说,每一层的设计都按照需求进行了合理规划,比如厂房一楼设计的层高就高一些,未来重加工的超精密仪器会安置到一楼,轻装备则往楼上放。 向天上、地下要发展空间,霖鼎光学项目实现了用地集约化、效益最大化。罗中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南通市单一工业用途容积率标准为*.*,但霖鼎光学容积率超过了*.*,土地使用效率翻倍,节省土地面积约**亩。同时,该项目研发设计用地部分参照如皋市科研用地基准地价进行评估,土地出让单价约为同地段商务办公类用地基准地价的**%,在解决企业研发和办公需要的同时,大幅节约了用地成本。 “推进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模式,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项目的准入门槛,有助于实现产业的提档升级。”如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石剑表示,今后,如皋将继续探索集约高效用地新路径,根据企业需求灵活配置研发、创意、设计等功能用地,吸引更多的科技型、研发型、创新型企业落户集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报记者 俞慧娟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 相关新闻 ****年度南通市*****在线平台简报第**期 协同创新打造产业新优势 ****年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亿吨,创历史新高 南通“铁军”吹响新征程集结号 洋吕铁路*标先导段建成 ****年度南通市*****在线平台简报第**期 今日上午**时开放通行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格实施《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的决定 相关文件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气象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南通市区****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批复 市政府关于南通市市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的批复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建筑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全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报警服务台对接联动的实施意见 如皋混合复合立体用地模式全省推广—— 灵活配置,土地利用率翻番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 字体:[ 大 中 小 ] *月*日,全省首宗研发设计、工业用途混合产业用地——霖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项目现场,三栋厂房已经封顶,两栋研发楼正在加快建设中,预计*月份设备进场安装调试。该项目采用混合复合立体用地配置模式,节地率达到***%。日前,这一节地模式被省自然资源厅评为****年度“节地模式(技术)先进典型案例”,南通唯一,并获全省推广。 “混合用地满足了企业研发和生产的需求,对于产业升级将起到助推作用。”霖鼎光学总工程师林宏裕介绍,霖鼎超精密微纳光学产业基地项目位于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是如皋市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成立的上海交大(如皋)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重要的产学研融合项目。项目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亿元,主要研发生产应用于生物医疗、智能汽车、消费电子、高端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光学核心元器件。 “我们在上海有一个研发基地,但目前只针对企业内部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如皋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与上海形成‘量产+研发’产业协同效应,最终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精密光学园区。”林宏裕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规划,项目中研发设计这块的占比会重一些,同时又要考虑到一定规模的光学零部件生产,也就是说需要同时满足“研发+生产”两方面的用地需求。 “传统模式下,产业项目用地只配置单一工业用途,其配套的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不能超过*%,显然无法满足霖鼎光学的研发需求。”如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利用科科长罗中海介绍,去年省自然资源厅明确提出,鼓励工业用地混合复合立体高效配置,也就是单一工业用地中可以实现工业、研发、办公等用途的混合,但混合用地必须明确主导功能及混合比例要求。如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吃透省、市关于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文件精神,最终确定该项目采用研发设计、工业混合用地模式,且研发设计用房的计容建筑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实现了一宗土地上研发、办公和工业生产的高度集成。 在项目规划之初,如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引导企业科学布局,助推土地利用最大化。**层研发楼的地下一层建设了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生产厂房的楼层也提高到四层。林宏裕说,每一层的设计都按照需求进行了合理规划,比如厂房一楼设计的层高就高一些,未来重加工的超精密仪器会安置到一楼,轻装备则往楼上放。 向天上、地下要发展空间,霖鼎光学项目实现了用地集约化、效益最大化。罗中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南通市单一工业用途容积率标准为*.*,但霖鼎光学容积率超过了*.*,土地使用效率翻倍,节省土地面积约**亩。同时,该项目研发设计用地部分参照如皋市科研用地基准地价进行评估,土地出让单价约为同地段商务办公类用地基准地价的**%,在解决企业研发和办公需要的同时,大幅节约了用地成本。 “推进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模式,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项目的准入门槛,有助于实现产业的提档升级。”如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石剑表示,今后,如皋将继续探索集约高效用地新路径,根据企业需求灵活配置研发、创意、设计等功能用地,吸引更多的科技型、研发型、创新型企业落户集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报记者 俞慧娟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