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在嘉善,有这样一位长白荡候鸟记录者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咔嚓”“运气真好,现在还能拍到琵嘴鸭!”在我县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摄影师郁彩明头戴迷彩帽、手拿摄影机,正蹲守在一处湖荡旁,寻找在此过冬的候鸟们最后的身影。“琵嘴鸭通常在*月中旬至*月末到达北方繁殖地,在南方越冬地时即已配成对,这两只就是一对。”郁彩明拿着照片向记者热情地介绍道。郁彩明是姚庄当地有名的鸟类摄影师。说起与摄影结缘,还要追溯至****年,当时,嘉善县摄影家协会组织“卷起裤管对焦距”农民摄影体验活动,在专业摄影师的带领下,郁彩明第一次“触影”,便有了心动的感觉。多年来,他从用镜头记录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专注拍摄太浦河流域的各色鸟雀,他从摄影“门外汉”一路进阶为自由摄影师,对摄影的热爱也愈发坚定。初夏的大地,暖风拂过,群鸟出巢,或翱翔天空,或欢跳嬉戏……银水庙村地处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郁彩明常常穿梭于水源保护区,寻觅野鸟百态,用相机记录鸟儿“嬉戏追逐”的美丽生态景观。“每年这个季节,冬候鸟都要从南方回到北方繁衍,长白荡就是他们旅途的中转站。”郁彩明介绍,在候鸟进行动辄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的迁徙过程中,植被茂密、饵料丰富的滩涂湿地,会成为它们首选的中转站和越冬地。相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如何,候鸟的种类和数量便是最好的“试金石”。根据嘉善县****年开展的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以及汾湖和姚庄重点区域调查显示,嘉善县内累计调查发现鸟类***种,其中有不少种类,都是依靠郁彩明的镜头捕捉到的。“最近新拍到的白眉鸭和赤膀鸭,都是第一次在嘉善出现,对于环境的变化,鸟比人类要敏感得多。”郁彩明边翻看照片边介绍道。(郁彩明 摄)生物的多样性得益于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嘉善找准绿色发展定位,牢筑生态文明之基,擦亮生态“底色”。****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又为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新契机,青吴嘉三地开展破壁行动,“联合河长制”率先破题,三地“河长”一起巡河,联防联治。得益于跨界水体联保共治,生态绿色的水乡图景渐渐铺展开来,如今,****多亩长白荡烟波浩渺,周边林带密布,乔灌树木错落有致、配置合理,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陆生和水生植物群落。作为太浦河边的摄影师,郁彩明的感触尤为深刻:“有人说,看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就看人与鸟类的距离有多近,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鸟来到嘉善,来到我的镜头里,让我记录下生态文明的距离。”看着镜头中的鸟儿,郁彩明信心满满。 查不全的图片内容附件请点击此链接查看http://***.******.***.cn/art/****/*/**/art_**********_********.html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