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从村民到市民的“凌云之变”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为凌云山公园
“凌云山(哎)寄情思,钓鱼台上诉心扉,妹抚琴来哥作赋,文仪阁中思念情。‘我住长江头’传千古(哎),弹出‘君住长江尾’……”一曲《凌云山之恋》,让当涂县姑孰镇凌云社区居民苏红不仅成为当涂民歌新传人,还以文化志愿者的身份,成为从村民到市民的典型代表。
凌云景色美。作为安徽省绿色社区,凌云社区居住环境整洁优美,尤其是辖区内的凌云山公园,已成为市民打卡地。凌云山上的凌云塔,和县城北郊的黄山塔、西郊的金柱关塔遥遥相对,成鼎足之势。姑溪河畔的钓鱼台,传说是宋代词人、《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作者李之仪垂钓之处。
凌云人更美。“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蔚然成风,社区成立特色服务品牌“和合帮帮团”,注册志愿者****人。“和合帮帮团”得名于辖区“和合洞传说”,立足“和+平台、和+议事、和+文明”,为辖区居民提供“心合、力合、意合”的贴心服务,“‘和合’工作法”入选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
从传统村落到现代化城区,凌云社区“村改居”**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来自居住环境,还有居民的文明素养。村民变市民,改变的不只是身份。让我们走进凌云社区,感受“凌云之变”。凌云社区党建馆
A
搭建“和+平台”
给“村民”以“市民”待遇
“这个黄瓜好新鲜。”“香蕉也不错,价格很公道。”……*月**日上午,在当涂县姑孰镇凌云社区辖区姑溪山水二期小区边的福瑞祥超市,社区“和合帮帮团”红菜篮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张伟芳、邹丽娟和网格员姚志雄正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代购蔬菜。
经过十多分钟步行,三人来到和合小区二村,敲开迟宗保老人家的门。“您要的蔬菜、水果送来了。”“太谢谢了,老是麻烦你们。”迟宗保感激道。迟宗保老人今年**岁,左肢残疾,又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出门不方便。自从社区“和合帮帮团”成立红菜篮志愿服务队后,像迟宗保老人这样行动不便的居民,就再也不用为上街买菜犯愁了。
“每逢周五,我们都会在蔬菜直供点,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代购、分包、配送一条龙服务。如果居民有需要,我们也会随时提供服务。”张伟芳说,红菜篮志愿服务队与姑溪山水菜市场、辖区部分商铺进行洽谈,确定了两家蔬菜直供点,联合开展“凌云‘红菜篮’行动”,确保代购商品物美价廉。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代购蔬菜
“和合帮帮团”得名于辖区“和合洞传说”,传说中“家庭和合,婚姻美满”的意义深入人心。进入新时代,“和合文化”又被赋予“和时代同进退,合百姓共悲欢”的全新内涵。为了满足日益多元的群众需求,“和合帮帮团”将吸纳的****名志愿者进行线上注册,并根据志愿者的年龄、特长进行进一步细分,分别编入“红色急先锋”“讲政”“爱阅”“凌云法学社”“智惠凌云”“‘救’为你”“益家政”等*支志愿服务队伍,“和合帮帮团”成员利用自己的专长和技能,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近年来,“和合帮帮团”为辖区居民提供老年助餐***余次、关爱帮扶****余次、文化演出***余场、议事调解****余次,为民办实事****余件,受益群众****余人次,营造了“人人皆为志愿者,处处可见志愿红”的全民志愿服务氛围。
家住和合四村小区的汤荣娣说:“我家住在二楼,日照时间短,以前晒被子要从家里拿几把椅子放在空地上架着晒。现在有了共享晾衣架,晒被子方便多了!”
居民钱肇义大爷说:“现在下楼*分钟就能用上健身器材,还能跟街坊邻居唠唠嗑。这真是为咱老百姓办了大好事。”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扎实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凌云社区党委书记汪卉说,社区党委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物业、网格、楼栋等服务居民的最前沿,建在文明创建、征迁安置、防汛抗洪等重点工作的第一线,着力打造“一中心两平台三机制”(即,居民服务中心;党员教育管理平台、网格化服务平台;“一圆六方”惠民党建工作机制、红色在线服务联盟、“和合帮帮团”志愿服务机制)的“全域服务”载体。
B
开辟“和+议事”
给“村民”以“市民”规范
多边形的会议桌,来自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的派驻社区兼职干部围桌而坐。*月**日*时许,凌云社区“***联盟”(谐音“我帮您”)惠民党建圆桌会议正在举行,汪卉通报了上次圆桌会议提交的两个问题办理情况,大家纷纷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能进一步发表意见。惠民党建圆桌会议
东方嘉园小区一村**栋、**栋电瓶车占据楼道充电问题,是上次惠民党建圆桌会议提交的两个问题之一。接到居民反映后,社区发起“吹哨”,县城管局、公安局及住建局迅速“应哨”,安排工作人员与网格员实地走访查看,并督促物业加强对小区的监管,做好居民的沟通劝导。
杜绝电瓶车占据楼道充电,要堵也要疏。为满足居民安全充电需求,社区协调有关部门在这个老旧小区新建了*座带棚充电桩,可容纳***多辆电瓶车同时充电。带棚充电桩居民用得怎么样?小区其他楼栋有无电瓶车占据楼道充电的问题?圆桌会议结束后,汪卉和县城管局驻社区兼职干部孙庆春、县公安局驻社区兼职干部许锋来到小区查看,所到之处,没有发现电瓶车占据楼道充电的现象。
“社区有难事就找‘***联盟’解决。”汪卉告诉记者,社区处在城市管理的最末端,是群众寻求帮助的第一站。****年,针对社区权力小、群众需求多的现实难题,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社区同公安、民政、司法、住建、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个部门签订共建协议。参与共建的县直部门各选派*名优秀干部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居委会副主任,定期参加一次社区圆桌会议,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到社区报到,主动帮助社区解决需要县直部门协调解决的突出问题。仅去年,“***联盟”共解决小区违章搭建、基础设施修缮、毁绿种菜、散养家禽等问题**项,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在凌云社区,“***联盟”是三级议事机制的最后一级议事,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寻求“***联盟”解决。社区以“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为契机,成立*个小区党支部,每周召开由小区党支部、业委会、楼栋长、小区居民志愿者参加的“芳邻议事会”,唠家常、提意见、想点子,对小区事务进行自主管理。同时,凌云社区将每周五定为社区“小巷议事日”,打造“****”议事模式,即明确议事、议规、议财“三重点”,组建“两委”干部、居监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专家学者、老党员干部志愿者“六方”议事团队,按照提问、调研、通报、讨论、商定、实施、反馈“七步走”议事流程,实行评进度、评口碑、评实效“三评价”,闭环化解“芳邻议事会”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C
开展“和+文明”
给“村民”以“市民”熏陶
“您拾金不昧的事迹,是我们的榜样。我代表凌云社区向您颁发社区‘凌云好人’奖。”凌云社区党委副书记郝洁将一张烫金的荣誉证书,颁给了辖区东门加油站员工朱秀霞。原来,朱秀霞捡到一个黑色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驾驶证、***元现金和多张银行卡。朱秀霞立即报警寻找失主,失主拿到失而复得的钱包后十分感动。自去年下半年设立“凌云好人”奖以来,社区评选和推送各类好人**名,其中拾金不昧的江支富、爱岗敬业的王宏炳被评为“当涂好人”。
凌云社区好人不断涌现,与社区强化文明熏陶密不可分。“形式新颖,效果很好。”“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月**日*时许,“秀美凌云”公众号“红色直播间”好评弹幕不断刷屏,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
线上课堂互动频频,线下课堂听得认真。社区新建成的“红色直播间”内,当涂县委史志办副主任杨万春正在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分钟的宣讲,线上收获点赞*.*万次。
“这既是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的一次积极探索,也是发挥党建引领智慧社区建设的一次勇敢尝试。”汪卉告诉记者,“红色直播间”作为凌云社区智慧社区建设的一块“重要拼图”,主要依托社区“秀美凌云”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党课直播,利用微信“熟人社交”的“强联系”特点,向关注“秀美凌云”微信公众号的辖区党员、群众精准推送学习内容,让在家党员、在外党员、行动不便无法参加党课学习的党员都能享受到优质学习资源。
“这样的宣讲方式,倍数级放大了宣讲效果。”杨万春清楚地记得,去年*月*日,“红色直播间”第一课正式开讲,那次给大家带来的是《当涂百年党史》党课,线上收获点赞****次。红色直播间
为了将微信公众号推广与群众需求结合起来,“秀美凌云”公众号同时链接社区党员微信群、网格微信群,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党员教育、政策宣传、办事指南等信息,获取一站式服务。
随着“红色直播间”知名度的提高,社区利用“秀美凌云”公众号为群众办起了实事。*月**日,社区利用“红色直播间”,联合县人力资源部门,举办“直播进社区·岗位送万家”网络直播招聘会。那次直播带岗共有*家企业发布岗位****余个,共吸引****余人在线观看,收获点赞*万余次。“这种直播招聘的形式,很对我们年轻人的口味,比去线下人山人海的招聘会找工作方便多了。”社区应届大学毕业生濮鸿涛就是通过那次网络招聘直播,在家门口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单单依靠传统的为民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汪卉说,作为一个“村改居”社区,凌云社区回迁安置小区众多,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较多。近年来,凌云社区党委打造了“凌云书院”“凌云讲坛”“凌云之声”线上直播间“三位一体”教育平台,以提升社区群众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紧扣“党建引领”和“现代化治理”这两个关键点,打造现代化教育阵地,推进多元化社会治理,走出了一条“为民服务零距离,云上服务不打烊”的社区治理新路子。
文/记者 吴黎明
图/记者 何一旻 胡乾亮 通讯员 唐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