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市“大思政”背景下“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研讨会举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北京市“大思政”背景下“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华严里校区举行。旨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小初高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工作,提升育人质量。研讨会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主办。
会上,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介绍了在把牢课堂主阵地,发挥各学科思政教育功能,构建“三全七体系”工作格局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学校以思政、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为引领建设小初高思政一体化,建立了小初高学科大教研组,消除学科内育人盲点、打通学段堵点。例如小初高语文教师系统分析语文教材,研究基于**年一体的语文要素梯度进阶,纵向梳理*—**年级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明确每个单元、学段的育人要求。学校还以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为重要内容,与周边**余个科研院所、驻区单位、属地街道社区结成党建共同体。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南建立家校教育支持中心,开展“立德树人协同发展”教育探索,面向学区及全校教师、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受众群体达两万余人次。促进小初高各学科的纵向贯通,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横向融通。
作为全国唯一以“中国科学院”冠名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深入挖掘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人生积累和精神财富,开展科学万花筒“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教育项目,**余位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全国模范来校或接受学生采访。并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类馆室、科研机构、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贯彻新课标理念,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研讨会上现场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语文课《与妻书》和“打好科学底色,植入科学基因”科学家精神主题课程汇报。更深层次引导学生汲取精神伟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二维码s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二维码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