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宽严相济彰显司法温度,社矫护航助力民营经济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贯彻落实《全市政法机关落实“四敢”要求保障“企业敢干”十项具体措施》的相关要求,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在从事电商工作和接受社区矫正监管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减少社区矫正监管活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民营企业和个私经济健康发展,近日,常熟市司法局联合常熟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常熟市涉电商行业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发布会,邀请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界人士、司法所所长、社区矫正对象代表等参加会议。
常熟市人民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吴伯初介绍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监督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
常熟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文龙介绍了现阶段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情况、《实施方案》的创新特色及意义。
苏州市人大代表朱足林、常熟市政协委员陈国华、企业家代表李刚分别就《实施方案》内容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对常熟司法行政服务法治营商环境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
与会人员就常熟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及《实施方案》内容进行深入的交流,并就深化社区矫正工作联动联管、深入开展涉电商行业社区矫正“服务+监管”工作等方面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下阶段,常熟市司法局将继续立足职能作用,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积极探索涉电商行业社区矫正对象精细化管理模式,提升帮扶转化实效,助力社区矫正对象更好融入社会。
一、风险研判,抓实针对性监管
对全市社区矫正对象从事电商行业的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掌握其入驻的电商平台、直播时间、进货渠道等,详细了解其作息习惯和工作动态,深度挖掘社区矫正对象在从业中是否存在违法经营行为,有针对性消除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在以往采用信息化核查、实地走访、视频点验等方式的基础上,拓宽核查渠道,通过“直播间云抽查”模式,灵活掌握抽查时间,减轻对社区矫正对象正常工作的影响。从事电商行业的社区矫正对象因生产经营所需提出外出申请,根据申请事项对其自身风险、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评估,在准予请假外出后对其采用动态监管模式,防止脱漏管情况的发生。
二、实务培训,做实多元化帮教
强化法治宣传,精心组织开展电子商务专题法律讲座,对《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读,讲解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为社区矫正对象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潜在法律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建议,教导其依法诚信经营,提升企业规避风险能力。拓展培训内容,提供“适销对路”的培训,组织电商直播就业技能培训、电商经验学习分享交流沙龙等活动,吸引有培训意愿、就业需求及目前从事电商业的社区矫正对象,深入直播间进行场景式体验,分享线下实体经营向线上转型过程的成功管理经验,将学习到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就业工作上。
三、联动联管,落实规范化执法
积极与市检察院研讨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经营性活动事项,按照管理等级确定审批尺度,对符合条件的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工作程序,推进社区矫正执法标准规范统一,促进民营经济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合力,着力引导涉电商行业社区矫正对象依法合规经营,开展专项督查行动,重点打击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和侵权商品等,以及泄露倒卖个人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联合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所在行业优势,妥善化解网络直播消费领域的纠纷,提供多途径的纠纷解决方案,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隐患提前介入、尽早化解,防止因处理不及时导致矛盾激化,从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