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深度融杭,桐乡如何打出“比较优势”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接沪融杭连苏”是桐乡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造区域发展新优势的一大重要动作。如何融杭?是摆在桐乡西部多个重镇面前的一道相同的必答题。这是个开放式问题,因地而异,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也是场开卷考,意味着可借鉴参考、可大胆创新,但答得好不好,过程与结果等同重要。*月*日下午,市委书记于会游实地走访了大麻、洲泉等地,听交通规划、看平台建设,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调研西部融杭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副市长屠建忠参加座谈会。大麻西南,与临平接壤。一座明智桥横跨京杭大运河二通道,桥西是临平,桥东是大麻,桥上车来人往,桥下船只穿梭。站在桥上,就能清楚望见临平的高楼大厦,要融杭,也要“眼睛向外看”。显然,大麻琢磨得很透,围绕兴旺大道东延、明智物流园区项目等临平以及杭州“十四五”规划提及的相关内容,形成了针对性的近远期计划设想。“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如果放在融杭的语境中,不妨改为“要融杭,先修路”。虽然线性工程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的,从规划到落地需要一定时间,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后,于会游表示,要明确交通建设之于融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前谋划、提前沟通,提前做好承接准备,为未来融杭发展预留空间。融杭,产业衔接是重头戏,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桐乡,优质杭迁企业不少,例如,位于河山的浙******落户**余年,产值已实现**亿元的突破。心理学中,有个“海潮效应”:“优秀的人之间总是互相吸引。”对于产业融杭而言,要想真正招揽到好的企业、好的项目,就要能提供更好的平台,拥有相应的吸引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地都打出了“融杭”口号,更要有“人无我有”的错位竞争以及“人有我优”的比较优势。科洲线旁,洲泉以园区有机更新为契机,正在抓紧建设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产业园,与此同时加大对新型材料、高端装备以及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产业的招引力度。于会游对此表示肯定并强调,要拿出务实举措、保持拼抢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招商的成效。座谈会上,市委组织部以及发改、经信、资规、交通等部门,洲泉镇、大麻镇、崇福镇、河山镇主要负责人汇报了融杭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等。于会游指出,融杭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坚定信心决心、稳定发展预期,以实实在在的融杭成效回应民心所盼、满足发展所需、落实共同富裕。于会游强调,推进桐乡西部融杭工作要充分运用好我们的区位优势、配套优势、后发优势这三个优势,着重解决整体性不足、概念性不足、主动性不足这三个不足之处,迎难而上、加码发力、做出亮点,拉快融杭“进度条”。要在思路定位上自觉融杭,围绕规划、交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在组织体系上强化协同,探索实施统一办公、实体化运行模式;在产业发展上创新突破,做优平台、招大企业、同步连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在交通连接上超前先行,加快构建西部融杭交通体系,做好公共交通服务;在城镇配套上突出特色,推动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实现西部文旅品质化、特色化发展;在要素保障上加大力度,创新要素保障方式,破解融杭发展瓶颈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