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锡林浩特:推进应急救护体系建设 构筑生命健康安全屏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红十字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护设施建设,延伸应急救护覆盖范围,推动形成红十字应急救护服务阵地网络,提升社会面自救互救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在全市形成红十字“救”在身边的浓厚社会氛围。为进一步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师生在防灾避险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在锡林浩特市实验第二小学和第十小学设置应急救护实操体验点,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轮椅、担架、腋下式拐杖、多功能助行器、急救箱等应急物品,并在这两所学校设置博爱校医室、红十字阅览室和人道文化传播点,有效提升了校园健康保障基础,丰富红十字人道文化宣传载体,强化应急救护常识普及力度,让红十字会文化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我们学校是自治区级红十字示范学校,市红十字会为我校设置应急救护点,为我们普及了应急救护知识,有效提高了我们应急救护水平,对我们落实校园安全保障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锡林浩特市第十小学 党支部书记、校长 张爱萍”今年,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应急救护服务网络,加强人流密集场所的急救服务能力,锡林浩特市红十字会立足群众实际需求,在楚古兰街道办事处、额尔敦街道办事处、南郊街道乌日图社区设置应急救护实操体验点,在锡林浩特市实验第二小学、第十小学、额尔敦街道办事处、楚古兰街道办事处、南郊街道乌日图社区等人员密集型场所配置*个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同步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和AED使用进行专项培训;为全市***辆公交车和交通岗楼、检查站配备应急救护箱和红十字急救包,配有止血带、创可贴、夹板、三角巾、棉签、碘伏、口罩等日常急救用品,方便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或出行途中遭受意外时,能够第一时间采用急救包进行自救互救,通过深入推进全民参与的应急救护体系建设,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构筑坚实屏障。“今年,锡林浩特市红十字会将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通过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救护员培训、救护知识普及、博爱家园建设等工作,加快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水平提升,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生命健康。锡林浩特市红十字会 常务副会长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