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吉州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吉州区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四通四及时”生态环境治理闭环模式,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由“被动改”到“主动治”再到“源头防”,构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拓宽线索排查途径,确保线索直通、及时发现。该区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和邮箱,建立吉州“码上办”平台,推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鼓励引导社会公众通过“码上办”举报投诉,最高可获**万元奖励。完善自查排查制度,采取“定期+随机”“单独+联合”的方式,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对排查不力的,实行责任倒查。定期拍摄制作生态环境警示片,并进行曝光。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在***个村(社区)设立环保监管员、***家重点企业设立行政执法监管员,推行工业园区“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建立“智慧环保”平台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G+长效管护平台,推行环保用电监管和高空瞭望监控系统建设。明晰分级办理职责,确保责任贯通、及时交办。该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环保监管员领办、生态环境部门主办、镇街与部门联办“三办”制度。环保监管员对一般性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码上办”平台,“点对点”推送给属地环保监管员调查处理,并将问题处理情况纳入监管员日常考核。生态环境部门对领导交办、群众来信来访等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由该区生态环境部门牵头,会同属地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环保监管员共同调查处理,限期整改到位。镇(街道)与部门联办,对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和复杂难点生态环境问题,由该区环委办下达工作“交办单”,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办理要求和完成时限,督促整改到位。健全整改推进模式,确保处理畅通、及时整改。该区实施清单化管理,区环委会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分层分级建立问题清单,逐个问题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实行动态管理、台账推进、挂账销号。集成化作战,对重点难点或历史遗留问题,开展问题整改会商会办,由属地镇街或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核查、会商研判、联合执法。高位化调度,实行“镇(街道)、部门主要负责人—挂点镇街区领导—区分管领导—区主要领导”四级调度,采取现场调度、会议调度等形式,及时研究解决整改过程中的难题。常态化跟进,区环委会及时梳理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对进度滞后的责任单位,下发提示函、督办函、约谈函;对问题整改不力的企业,依法依规采取强制措施。提升督查督办时效,确保信息互通、及时反馈。该区定期通报情况,建立工作专班,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督查督办内容,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问题排查整治情况报送至区生态环境局。按期进行回复,对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办结和回复,并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进行回访,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图片附件打印内容结束endprint*上一篇:区商务局开展五一节前商贸安全生产大检查 下一篇:吉州区:入库退库专项核查“三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