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毫厘之间铸匠心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两台检测显示器、一台产销信息化电脑、一个设备操作台,******无损探伤站站长韩天锐日常工作的基本配置。乍一看和普通探伤室区别并不大,但每天经过这里检测合格的一根根钢管,都是核电、航空航天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每天早晨一上班,韩天锐就一头扎进探伤室。在这间约**平方米的房间内,安装着世界领先的超声、涡流自动化检测系统,留给韩天锐的工作空间只有不足*平方米的监控台区域,在这个狭窄的空间,他经常一站就是*—*个小时。随着生产流水线开始运转,一根根钢管从制造工序被依次传送到这里,快速通过检测系统,不同的波形实时呈现到显示器上。这些跳动的波形反映着钢管的“健康状况”,此刻韩天锐要做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辨别出异常波形,判断钢管是否存在缺陷。一批产品连续进行检测,韩天锐眼睛一刻都不能离开屏幕,“如此高精度的检测,为的就是尽可能确保每一根钢管‘零缺陷’。”已有**年无损检测工作经验的韩天锐早已练就了火眼金睛,经过他检测合格的钢管能够满足各项严苛的产品标准,并在核电机组中平稳运行**年以上。韩天锐****年从南京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后,便被宝银特钢选中,*******名无损检测员之一。那年,宝银特钢作为中国第一家核电***合金U形传热管专业制造厂,正在进行国内首套国产化U形管的生产,亟须技术过硬、认真负责的无损检测人员。虽然初出茅庐,韩天锐并没有因为任务艰巨而退缩,主动要求进入***合金U形管的无损检测岗位。该岗位负责检测的钢管是核电站核岛主设备蒸汽发生器的关键部件,如果将核反应堆比作心脏,那这些钢管就是为心脏提供血循环的血管,为整个核电机组进行能量传递。踏上工作岗位,韩天锐面对的是*毫米厚的管壁和*.*毫米的检测精度,以及对检测空白区的探索。为了尽快胜任工作,他白天扎进检测现场请教、摸索,充分熟悉每一个检测环节、了解设备性能。到了夜晚,他就利用下班时间翻阅图纸和检测标准,自己摸索总结。经过坚持不懈地昼思夜想、潜心钻研,在当时检测工艺并不成熟、效率并不高的情况下,不到半年,他就凭借反复的试验和数据分析,形成了一套更为优化的检验方法,大幅提高了检测效率。此后,他逐渐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无损检测员,独立承担起我国多个核电项目用钢管的无损检测工作,还在工作中创新性地提出冷态成品管进行涡流监测的方法,并设计申报了两项检测辅助工装实用新型专利。目前,他已成为同时拥有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安全设备超声、渗透检测二级,涡流检测三级证书的无损检测专家。“我们做无损检测,就像医生用B超设备给病人做检查一样,在不损害被检材料性能及可用性的前提下,对它进行全方位检测,排除各种缺陷,确保产品质量。”说起自己的职业,韩天锐充满成就感,在他看来,自己检测的产品虽不起眼,却是大国重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着大国重器的整体安全。“我们是把关人,也是责任最大的安全员。”从踏上无损检测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自己身上责任重大,**年来,他始终用“偏毫厘不敢安”的要求让每一步操作一丝不苟,以“千万锤成一器”的目标不断精进自己的检测技能,致力为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