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巧用一分地,省下一千万!看都安瑶族自治县是怎么做的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原标题:“小菜园”盘活闲置地 微幸福汇成大民生一年为搬迁户省千万元都安在广西率先实现乡镇易安点“小菜园”全覆盖,****户搬迁群众直接受益*月**日傍晚,沉浸在夕阳余晖中的都安瑶族自治县九渡乡加坡安置点,飘出阵阵农家特有的饭菜香味。安静了一天的村巷也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嬉戏追逐,老人们三三两两唠着家长里短,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今晚吃的菜,都是自家地里种的,可以省下**来块菜钱。”村民李美珍家里,热腾腾的韭菜炒鸡蛋、油麦菜汤逐一端上餐桌。看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李美珍心里也美滋滋的。向来精打细算的她算了一笔账:家里自从有了“小菜园”,一个月至少可以省下***多元的买菜钱。李美珍所说的“小菜园”,由九渡乡利用闲置土地开垦,划成***块每块约**平方米的微型菜地,无偿提供给易地搬迁群众种植时令蔬菜。李美珍分到的是**—***号菜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基本可以满足一家*口人日常的蔬菜需求。“自家有菜地,不仅开支省了,也更有家的感觉。”在三只羊乡可力安置点,**岁的蓝秀岁一边在分到的菜地里种植西红柿,一边深有体会地说。****年,蓝秀岁一家从不通公路、自然条件恶劣的龙防村花勤屯搬到安置点,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逐步过上“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生活,摆脱贫困的一家人,尝到的甜头越来越多。“一分菜地也能种出百分幸福。”三只羊乡副乡长韦生机介绍,去年都安县在可力村做试点,利用荒地平整出**亩“小菜园”,无偿分给***户易安户自行种植季节性蔬菜,*年来,已为群众节省开支**多万元。今年*月,村里重新划分了“小菜园”,地界更精准、明确,方便群众耕种。都安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素有“石山王国”之称,境内石山面积占**%,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十三五”期间,全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户*****人,是广西搬迁人数最多、任务最重的县份。县委书记李建君说,“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办好每一件民生‘小事’,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在深入基层调研时,不少群众提出,搬出大石山住上新楼房,虽然生活变好了,但房前屋后没了菜地,很不习惯。为此,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易地搬迁安置点“小菜园”项目实施方案》,由县级财政统一投入资金,统一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在乡镇安置的易安群众“户均一分地”。据县生态移民局统计,全县已投入资金**万元在**个安置点实施“小菜园”项目建设,改造和流转安置点内及周边闲置土地,在广西率先实现乡镇易安点“小菜园”全覆盖,受益搬迁群众****户*****人,一年可为群众节约日常蔬菜支出超过****万元。短评:心怀“国之大者” 办好“民生小事”一天节省十多元钱,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每天十多元地攒下来,一年就是几千元,这对于刚刚脱贫的易安户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在深入基层调研中,都安县委、县政府能够心怀“国之大者”,转换角色、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把“小菜园”这样的“民生小事”放到心上、算到账里、落到实处,是贯彻落实“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菜地虽小,幸福虽微,意义却很大。财政用**万元就能“四两拨千‘金’”,实施一年至少为群众节约日常蔬菜开销****多万元的项目,虽然增长不了GDP,却能增加百姓的获得感,更能增加搬迁群众的归属感,真正留住乡愁。当前,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河池不仅有大产业、大项目的支撑,也不断汇入“小菜园”这样的“小幸福”,成为“六新河池”建设最鲜活的民生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