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报告:从增产和减损两端发力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和《****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报告指出,从增产和减损两端发力,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新时期的关键之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报告预测,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主要依靠玉米和大豆,关键是科技和政策。考虑到当前中国人口因素,口粮消费持续下降,未来粮食需求增长主要源自玉米和大豆等饲料粮的增长。粮食产能提升关键是要健全政策体系,稳住面积;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持续抓好种业振兴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单产。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表示,可通过玉米和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等措施提高玉米和大豆单产,通过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盐碱荒地开发利用等措施扩大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多途径综合发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中国玉米和大豆自给率。报告模拟发现,若****年实现大豆增产***亿斤(****万吨)、玉米增产***亿斤(****万吨),玉米进口量将降至***万吨,大豆进口量降至****万吨,粮食自给率将从****年的**.*%增至**.*%,谷物自给率将由**.*%提高至**.*%,玉米和大豆自给率将分别增至**.*%和**.*%。报告指出,当前中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其中,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较高。若实现全产业链减损,可再造“粮食千亿斤增产行动”。报告模拟结果表明,到****年,若通过科技进步、农技推广、全民节粮减损行动等措施,使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至*个百分点,收获环节可减损***亿斤、储藏环节可减损***亿斤、加工环节可减损***亿斤、消费环节可减损***亿斤,共实现粮食减损****亿斤。届时,即使粮食产量不增长,也可实现口粮完全自给,玉米自给率提高至**.*%,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千亿斤增产行动”。报告预测,****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向好,大豆油料扩种持续发力,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万亿斤,棉糖果生产稳中向好,畜产品和水产品供应稳定,猪肉产量将增至****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