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新华日报交汇点-“蓝色引擎”动能澎湃,去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沈佳暄****-**-** **:**:**来源:交汇点
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详细呈现了去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和海洋产业发展情况。《公报》显示,****年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发展动能加速集聚,主要经济指标恢复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韧性持续彰显,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蓝色动能”。
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年,全省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因势利导,优化海洋经济结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根据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按照《海洋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和《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对各省海洋生产总值历史数据的修订,经初步核算,****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GOP)为****.* 亿元,迈上****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按现价计算,海洋生产总值(GOP)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为*.*%,对地区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蓝色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海洋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和**.*%。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的占比结构,与上年同期相比,总体保持稳定。
海洋主导产业竞争优势凸显
江苏的**个海洋产业中,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优势明显的三大产业。****年,我国对外贸易顶住国际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进出口稳定增长,江苏抓住机遇提速海洋交通运输集疏运体系建设,全年完成港口建设投资***.*亿元,沿海沿江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个,集装箱通过能力增加***万标箱;沿海沿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海洋货运量*.*亿吨,海洋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全年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江苏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年,全省造船完工量为***艘****.*万载重吨,同比增长*.*%,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占全国份额的**.*%。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镇江高新区动力船舶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省科技厅发布的首批江苏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名单。经初步核算,全省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占全国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比重为国内最高。
海洋经济新动能持续增强
根据最新的《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海洋经济活动划分为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服务、海洋上游相关产业和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公报》显示,****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海洋科研教育增加值为***.*亿元,海洋公共管理服务增加值为****.*亿元,海洋上游相关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其中,海洋科研教育和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幅度较大,反映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产品再加工生产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机制持续深化。沿海地区加快布局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载体。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在连云港市挂牌成立。省沿海集团牵头成立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开展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南通市、盐城市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推动船舶海工产业、海上风电等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连云港市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江苏海洋大学、南通大学、盐城工学院等**家涉海高校院所、**家涉海企业,发起成立江苏省涉海产学研合作联盟,集聚创新资源。机制创新激发海洋科技力量新活力,技术突破驱动海洋新兴产业成长,海洋科研教育增加值增长*.*%。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活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增速均超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达**.*%,显著高于主要海洋产业增速,对海洋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其中,海洋电力业增速最快,海上风电发电量达***.*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海上风电发电量占全省风电发电量**.*%,比重为国内最高。江苏在科学有序开发海上风能资源的同时,带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快速发展。国内首艘“运输+起重”一体化深远海海上风电施工船——“乌东德”号在江苏顺利出坞。全球首艘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N***在南通交付。
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力度显著加大
海洋空间资源要素保障稳步推进。****年,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明确**条政策措施精准保障重大项目用地用海需求,全省新增确权建设项目用海****公顷,拉动投资***亿元,华电赣榆天然气接收站,田湾核电站*、*号机组温排水,协鑫汇东如东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等一批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用海顺利保障。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动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同步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恢复海域面积**.**公顷,修复海岸线长度*.**千米,修复滨海湿地面积**.*公顷。
全省积极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推动海水养殖向深远海拓展,绿色优质海产品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产量合计***万吨,比上年增长*.*%。连云港秦山岛东部海域成功获批第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射阳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获中央补助资金****万元。
统筹陆海环境治理,深入实施近岸海域污染物消减和水质提升三年行动,近岸海域优良海水(一、二类)面积比例为**.*%,优于年度考核目标**.*百分点。
通讯员钱林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