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明沙淖乡:巧用“红黑榜” 乡村“颜值”再提升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明沙淖乡:巧用“红黑榜” 乡村“颜值”再提升****年**月**日 **:**来源: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作者:土右旗管理员点击:【字体:大中小 】新栽的绿树、整洁的村道、美丽的庭院……沿着明沙淖乡各村主街道走上一圈,处处焕发着生态宜居的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明沙淖乡积极优化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村级安监员、民族宗教助理员等统一纳入“乡村振兴网格员”队伍,实行乡领导包村、乡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网格、党员包巷包户的包联负责制,形成乡管、村治、群众参与、市场运营的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党员干部和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在垃圾清运、卫生死角清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 环境卫生大变样成了近期村民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的背后,离不开乡里新实施的“红黑榜”管理制度。 明沙淖乡督查室深入**个村大街小巷,围绕垃圾清运、杂物清理、长效保洁机制建立等方面开展督查,及时通过微信群通报各类问题,用“红榜”激发动力,用“黑榜”传导压力。“明沙淖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第一期‘红黑榜’”在“水美明沙”微信公众号上晒出后,全乡掀起了人居环境“比学赶超,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 “终于登上‘红榜’了,我们村在优化人居环境上的努力得到了全乡的认可。”苗六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永红高兴地说道。 苗六营村雇用了专职保洁员,定期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干部率先示范打扫,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治理中去。” 同样登上第一期“红榜”的五盛公村书记兼主任张杰告诉记者,村民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角,自从上了“红榜”,大家做起卫生来都更积极了! 五盛公村按照全乡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制度,将责任分工到人,并督促各户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卫生,培养村民不乱丢垃圾、保持整洁卫生的良好习惯。 “能上‘红榜’我非常高兴,以后也会继续把自己房前屋后的卫生打扫好,把共同居住的环境维护好。”看到村庄环境的改变,五盛公村村民王女士高兴地说道。 “‘红黑榜’制度不是目的,而是办法,我们通过新旧对比、前后对比、相互对比,督促各村向标杆看齐,向典型学习,提升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让村里从‘一时美’到‘长久美’。”明沙淖乡督查室主任李楠表示。上一篇:城市美了,群众笑了!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