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市生态环境分局:创新环境监管执法模式 全力赋能企业绿色发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从“管理”到“服务”转变,着力实现执法监管有创新、企业问题有解决、作风效能有提升,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不断为营商环境增添绿色活力。科技赋能打造监管“千里眼”。充分发挥**个空气质量监测微站、*个镇域交接断面水质监测微站,***个“蓝天卫士”视频监控终端作用,对全市空气、水质、秸秆禁烧等工作进行实时监控,打好“人防+技防”组合拳,减少现场执法次数,做到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给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引入“环保管家”、水污染溯源排查等先进技术,利用第三方机构人员和技术优势,对大气、水污染进行精准溯源管控,有针对性地识别重点排污单位非法排污的规律及路径,并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目前已采集并建立**家重点涉水企业原水水质多特征数据库,水质三维荧光指纹***个。分类监管保持执法“高效能”。坚持执法、帮扶同向发力,实施“环境信用+双随机”分级分类动态监管,梳理确定执法检查正面清单**家,对正面清单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和动态管理,加大正向引导、激励力度。*-*月份,对正面清单企业开展视频或用电、用能监控检查*次,自动监控检查*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检查**次,非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个,全部指导帮扶整改到位。对重点监管企业,通过双随机抽查、专项执法检查、“四不两直”等方式,增加检查频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问题,第一时间整改问题。截至*月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件,罚款**万元,真正做到让守信者“无事不扰”,失信者“利剑高悬”。绿色通道跑出审批“加速度”。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生态环境领域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覆盖率达***%,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扎实推进“清、减、降”专项工作,压缩审批时限,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由法定办理时限**天压缩至*天,排污许可证核发由法定办理时限**天压缩至*天,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天内备案完毕,真正做到了流程精,环节少,时限短。****年,受理并办结***多个正面清单告知承诺制项目,快捷高效登记备案**个项目,办结环评审批项目**个,简化管理排污许可证**张,排污许可登记备案**家,深受企业好评。精准服务当好助企“店小二”。持续创新监管执法工作方式,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技术上门、点对点服务、申请专项资金等举措,为企业环保问题进行把脉问诊。****年,帮扶**家企业完善环保“一厂一策”方案,指导排查和消除环境风险***余个,为近***家企业进行了环境统计帮扶填报,指导符合省工业企业技改、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政策的企业,共申请到位水生态修复中央专项资金****万元,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中央专项资金****万元。同时,坚持“执法者就是普法者”理念,深入***余家企业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引导企业树立环保主体责任意识,有效助力了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