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铁岭铁岭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铁岭市生态环境局 铁岭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铁岭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为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举报奖励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依据《辽宁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辽环函〔****〕**号),铁岭市生态环境局、铁岭市财政局对****年*月**日印发的《铁岭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形成修订后的《铁岭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铁岭市生态环境局 铁岭市财政局 ****年**月**日铁岭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从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举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根据《辽宁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铁岭市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或线索的举报、奖励以及监督管理,上级或同级党政机关交办、转办的实名举报案件也适用于本办法。第三条 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坚持鼓励举报、分类管理、谁查处谁奖励、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奖励举报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铁岭市生态环境局及各县(市)区分局依照各自职责权限组织实施。第二章 举报受理 第四条 举报人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方式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并提出有奖举报申请:(一)电话举报:拔打“*****”环保投诉热线电话。(二)来信举报:即将举报事项及相关材料通过信函方式邮寄至相关生态环境部门。铁岭市生态环境局:铁岭市凡河新区金沙江路**号,邮编******;铁岭市生态环境局铁岭县分局:铁岭市凡河新区金沙江路**号,邮编******;铁岭市生态环境局开原市分局:开原市新城街道滨水新城凤翔郡 ,邮编******;铁岭市生态环境局昌图县分局:昌图县新区县公共服务中心东辅楼*楼,邮编******;铁岭市生态环境局西丰县分局:西丰县解放路***号,邮编******;铁岭市生态环境局调兵山市分局:调兵山市育才路,邮编******;铁岭市生态环境局银州区分局:铁岭市银州区体育馆路**号,邮编******;铁岭市生态环境局清河区分局:铁岭市清河区红旗街清河路**号,邮编******。(三)来访举报:即举报人携带身份证件及相关材料到铁岭市生态环境局及各县(市)区分局指定的投诉接待地点举报。第五条 本办法中举报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公民举报的,应当提供本人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多人联合举报的应分别提供)。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的,应当提供机构信用代码证复印件或在民政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合法登记、注册的有效证件材料复印件,并提供联系人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信息。除基本信息外,举报人举报的违法事项应当客观真实,有明确的举报对象、环境违法行为发生时间、地点和违法事实,鼓励提供违法主体或污染源信息以及能够证明举报事实的视听材料等证据。按照属地、属事原则,举报人应向违法行为发生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分局进行举报。对于跨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向铁岭市生态环境局举报。[if !supportLists]第六条[endif]有奖举报事项由各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内设的信访投诉机构(科室)负责受理。 第三章 奖励范围及标准第六条 举报下列违法行为的,可以获得奖励。 (一)未按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二)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三)非法排放法律、法规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四)通过暗管、渗井、渗坑、雨水排放口、槽车、灌注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五)排污单位或者第三方机构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存在其他弄虚作假情形的;(六)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排污口的;(七)非法转移、利用、处置、倾倒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或者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未按有关规定建设、管理,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八)未经生态环境部门许可或备案,非法生产、销售、使用、转让、转移、进口、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九)将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染物用于土地复垦或者向农用地排放、倾倒、填埋的;(十)非法或未经许可生产、使用、加工、销售《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ODS物质。(十一)向生态环境部门提供无主放射源或者无主放射性废物线索的;(十二)其他生态环境部门认为可以奖励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第七条 对符合奖励情形的实名举报人,负责查处举报事项的生态环境部门应按如下标准发放奖励金:(一)经生态环境部门核查属实,并对违法主体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给予举报人罚款金额*%奖励,最高不超过**万元。违法行为主体当事人或负责人被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的,给予举报人*千元奖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由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给予举报人*万元奖励。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给予举报人*万元奖励。同一举报事项符合上述多种奖励情况的,可叠加奖励。(二)举报人提供无主放射源或无主放射性废物线索,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查实,给予举报人*万元奖励。(三)举报长期严重超标偷排污染物、跨区域倾倒危险废物数量巨大等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尤其是作案手段隐蔽、日常监管难以发现的重大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并查实的,报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可给予举报人最高**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该项奖励不适用本条第一款。(四)被举报方有多项环境违法行为的,按奖金最高项进行奖励。第八条 除物质奖励外,负责查处举报事项的生态环境部门可视情况建议政府或相关单位对举报人给予通报表扬、颁发奖旗、奖状、奖章、荣誉证书及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第四章 奖励程序第九条 市生态环境保护局及各县(市)区分局信访机构(科室)收到举报人举报信息后,填写《信访事项呈办单》(附件*),经主管领导批示后,按要求转相应的承办机构(科室)调查处理。第十条 负责举报调查、作出最终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承办机构(科室),应在查处执行完毕后*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书面反馈信访受理机构(科室)。第十一条 信访受理机构(科室)根据举报案件办理机构反馈的意见,依据奖励范围及标准对有奖举报进行审核确认,拟定奖励人及奖励金额,填写《举报奖励审批表》(附件*),履行逐级报批程序。对同一环境违法行为,原则上奖励最先举报或者对侦破案件起主要作用的举报人。两人以上(含两人)联名举报的,奖励金按举报时明确的协商分配方式进行确认,未明确的平均分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生态环境部门不予奖励:(一)举报事实不清,或举报内容难以确定的;(二)举报前环境违法行为已被生态环境部门立案、调查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三)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在限期整改期间的;(四)举报人故意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制造虚假举报材料、敲诈勒索被举报人并举报该行为的;(五)举报人不配合调查核实相关举报信息的;(六)举报人为生态环境系统内部在职工作人员或为依法负有社会舆论监督、行政监督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奖励情形。第十二条 经局主要领导审批同意的,信访受理机构(科室)应当制作《举报奖励通知书》(附件*),于制作完成后*个工作日内送达举报人,并填写《送达回证》。第十三条 被奖励的举报人应当自接到领奖通知之日起**日内,履行领奖程序。出示其有效身份证件,提供银行转帐相关信息。举报人委托他人代领奖金的,代领人应出示授权委托书、举报人及受托人身份证等有效证明;若为单位举报,可以指定本单位工作人员代行领取奖金,代领人应当持委托单位的授权委托书和代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办理领取奖金手续。因举报人提供相关信息不准确,导致无法发放或错发奖金,由举报人负责。举报人无正当理由逾期未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信访受理机构(科室)应根据被奖励举报人提供的相关信息,制作《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奖金发放表》(附件*),转交所属局财务机构(科室),按财务支付流程履行审批程序并将奖金汇入举报人指定帐户。奖励金应按规定由生态环境部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第五章 监督保障第十四条 举报奖励所需经费纳入市生态环境局及各县(市)区分局专项经费预算,由市级财政部门给予保障,专款专用,接受监督。第十五条 参与有奖举报受理、查处和奖励发放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举报人负有保密义务,不得泄漏举报人个人信息;对有奖举报案件材料的收发、传阅、复制、保管、销毁等,应参照保密制度执行。第十六条 生态环境部门应在核发奖金后,将有奖举报的登记、受理、查处及领奖等资料整理归档,建立有奖举报奖金核发管理档案。第十七条 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故意透露线索串通他人举报以获取奖励,或在举报和查处过程中推诿拖延、通风报信、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违反保密制度,泄漏举报信息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第十八条 举报人存在下列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一)制作虚假证明材料举报的;(二)制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陷害被举报人的;(三)以投诉举报敲诈、勒索被举报人的;(四)举报人阻碍、干扰执法检查工作的;(五)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第六章 附则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由铁岭市生态环境局、铁岭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实施细则自****年*月*日起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及上位规范性文件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