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黄材镇:做好“三个一”,助推村(居)代表服务群众“零距离”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黄材镇结合党员“三亮三比”行动,找准联系服务群众的着力点,以“三个一”推进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架起了服务群众“连心桥”,确保服务群众“零距离”。统筹搭建一张服务网。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全域推进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党建办牵头抓总,社会事务办、乡村振兴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等办公室分工负责,村(社区)党组织抓日常管理的工作机制。搭优连心“网”。在党员“三亮三比”工作联户基础上,搭建“镇——村(社区)(二级网格)——片(三级网格)——组(四级网格)——村(居)民代表(微网格)”的网格治理机制,将全镇**个村(社区)划分为***片(三级网格)、***组(四级网格)和****个微网格,全覆盖联系服务群众*****户共*.**万人。实现党政班子联村(社区),镇干部联片(片即由若干个村民小组),镇村干部联组(组即村民小组),村(居)民代表联系微网格,切实打通治理体系延伸到户的“最后一米”。联好关键“人”。突出重点户联系机制,在全覆盖联户的基础上,将独居老人,户中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户以及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残疾户等“*****”市民热线反复投诉对象等列为重点户,共梳理***户对象,增派联村领导、镇村网格干部重点联系。图片附件选优配强一支生力军。黄材镇把选准选优群众“代言人”作为关键一步。严把“入口关”。重点从现有村(居)民代表、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干部、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类人员中推选村(居)民代表,优先考虑有政治素养、有群众基础、有热情、身体力行、常住在村的村民担任。优化“程序关”。通过联村领导、村“两委”成员及党员等上门入户走访,召开屋场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采取村(居)民自荐、党员群众推荐、会议提议等方式,将关爱群众、责任心强、沟通协调能力好的群众纳入村(居)民代表队伍中来。明确“责任关”。明晰村(居)民代表政策宣传、收集民情、化解矛盾、服务邻里、文明示范五项基本职责,明确要求村级不摊派应由镇村干部的履行的具体业务工作,让村(居)民代表“轻装上阵”。全镇按照*-**户为微网格单位,共推选出了****名村(居)民代表,其中党员有***名,村民小组长***名,“两代表一委员”**名。图片附件建立完善一套好机制。搭建履职平台。黄材镇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搭建村(居)民代表履职平台,利用群众接待“一站式”大厅、村民议事厅、村民代表服务驿站,搭建村(居)民代表服务群众工作站;组建微网格”*+*+N”代表微信群,*名村民代表为群主,*名联片网格干部为监督员,*至**名户主为服务对象,实现代表与群众“零时差”沟通。建立常态化联系。为村(居)民代表定期发放政策清单、任务清单,制定“一月一走访一宣讲一会商”服务机制,以“屋场会”“民情恳谈会”“敲门行动”等形式推动“学习宣传常态化、走访村民常态化、为民服务常态化”,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畅通民情处置。发挥村居民代表基层治理“触角”的作用,畅通村(居)民、村(社区)、镇政府,回访反馈闭环解决机制,确保“微事不出邻、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激励履职热情。实施“五个优先”激励措施,优先参与村级小微项目实施,优先列入农业产业项目扶植,优先列入村级零星用工范围,优先列入村级后备人才库、党员发展储备库,优先参与镇村评先评优。??图片附件相关文档:相关文章-end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