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民调解解“疙瘩” 助力振兴谋发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万古镇莫家村至钟滩村*.**千米长的村道需加宽,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加宽的*米没有占地补偿。隔壁村实施的国家***改建占地有补偿,自家门前修村道却要无偿拿出土地,涉及**户村民心里有“疙瘩”、要求给说法。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万古镇莫家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介入,全程参与,顺利解开村民心中的“疙瘩”,保障了施工进度。发现苗头,提早预防。莫家村调委会坚持日常走访与排查矛盾纠纷相结合,在莫家村道路拓宽建设工程中,调解员严格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原则,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坚决做到“应排尽排”。调委会提早介入,及时收集、汇总、分类和评估村民的诉求,与村“两委”交换意见,向镇上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为后期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奠定了基础。出现纠纷,及时调处。面对涉及占地的**户村民提出的诉求,结合前期排查梳理的台账,调委会积极参与协调工作,跟村民面对面交流沟通、安抚情绪,有的放矢把事情说透、把道理讲清,控制了事态发展,防止矛盾升级。有了调解员的加入,镇村两级进一步了解到了村民最真实的想法,找准了矛盾化解的平衡点和着力点,做到情、理、法三者相结合,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谐处理矛盾纠纷。强化宣传,褒扬激励。秉承以“调解一案,上好一课,普法一片”的原则,莫家村及时召开坝坝会、户长会,不断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纵深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调解员倪康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支持,对村民积极支持道路建设的行为也要赞许。”*月以来,莫家村召开了**场次“户长夜会”,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白了加宽村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是实实在在有利于生产生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万古司法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指导辖区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以维护群众利益为落脚点,将人民调解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为全镇乡村振兴铺下“稳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