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立“竹”资源 做“竹”文章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龙苍沟镇认真践行“两山”理念,依托丰富生态资源优势,高效推进“两地一线”即方竹产业基地、森林蔬菜基地、竹产业旅游环线建设,科学高效进行方竹抚育,盘活野生蔬菜资源,做优竹下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我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竹产业发展状况龙苍沟镇位于荥经县南端,平均海拔***米,森林覆盖率达**.*%,辖区林业总面积为******.*亩,其中有方竹林*****余亩。我镇紧扣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建设,着眼生态本底,大力发展大熊猫友好产业,探索竹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坚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探索“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统筹流转土地规划打造***亩方竹基地,同步推进林间步道、观景平台等建设。以“竹”为媒,打造方竹产业旅游环线,积极挖掘熊猫、黑砂、鸽子花、竹编等文化元素,因地制宜推出竹间徒步、竹编体验、生态研学等服务,拓展方竹休闲游览、观光采摘等产业消费链,推动竹旅融合。打造“熊猫方竹笋”品牌,依托四川大熊猫国际文化周、数字国际熊猫节、全省自然教育大会、四川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国省露营节等线下各类会节和“两微一抖一书一站”线上平台,大力推广方竹笋及相关文创产品,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存在问题一是竹产品加工能力弱,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竹类资源开发利用形式单一,大多定位为“农副产品”,缺乏规模化、高层次的“商品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开发利用不足,产品单一效益低下。二是竹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竹产业基地建设单位投入标准不一,总体每亩造林单价偏低,缺乏后续维护经费。另一方面缺乏科技推广经费及竹笋加工利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专项经费。三是经营管理粗放,低产低效竹林多。近年来,我镇奋力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但辖区有近*万亩国有方竹林无法开发利用,且由于林农认识不足,大部分人工林竹存在重栽轻管的现象,甚至出现荒芜或半荒芜状态。三、意见建议发展竹产业,首先要培育扩大竹类资源,通过建立优质竹林基地,使竹产品加工成为“有水之源”。其次是综合开发利用资源,进行竹产品系列加工,扩大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进而稳定持续增加竹农收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及时开展竹类资源详查工作。合理规划,开展竹类资源详查工作,准确掌握现有竹林结构、竹林面积、竹林蓄积量和产笋量等因素,为生产经营提供客观基础材料。二是强化方竹基地管护提升。加强新栽方竹加强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提升管护水平。针对老龄残次、低产和无人管护的方竹林进行低产改造,提升竹笋产量。探索“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发展路径,实现产供销协调发展。三是盘活国有林方竹资源。探索将国有资源转变为国有资产,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反哺当地发展,从而形成乡村振兴之良性循环可持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