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香营乡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活动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让垃圾分类逐步深入到基层百姓日常生活中,增强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月**日,香营乡举办以“分类新时尚,垃圾变宝藏”为主题的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活动,以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和大件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主要内容。 “过期的化妆品属于什么垃圾?”“开始抢答!”主持人话音刚落,*号台新庄堡村代表队率先按下抢答器开始答题。 此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共有**支代表队参加,每支队伍设*名选手,由各村两委班子、保洁队伍、群众代表等不同群体组成。**支代表队分为*个小组,比赛分为初赛、决赛二个阶段。每组通过个人必答题、团队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四个环节进行竞赛,总成绩排名前两名的队伍进入决赛,最终决出胜负。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每支代表队选手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在个人必答题和团队必答题环节,每组代表队比分不相上下,到了抢答题和风险题环节,现场比分交替上升,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比赛过程紧张激烈、精彩纷呈,最终小堡村代表队在决赛获得***分,荣获一等奖。 台上参赛选手们的精彩表演,也点燃了现场观众的参与热情,在互动环节中,观众朋友们积极举手,踊跃参与互动答题活动。对于“一次性纸杯和婴儿尿片属于什么垃圾”这类问题,大家也能对答如流,并且还能解释出分类的原因。 现场观众直呼太涨知识了!他们还表示:“以前也学习过垃圾分类小知识,但这次知识竞赛,让大家参与其中的感觉非常好,在比赛中,大家又学习到了很多以前拿捏不准的垃圾分类知识。”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三年以来,香营乡坚持党建引领,将垃圾分类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做到真抓实干、齐抓共管。建立“日检查”“月考核”“专题调度”等工作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主体作用,让村级党员当好垃圾分类宣传员、指导员和监督员。全乡**个村均按照“四有三选配”的标准,对垃圾桶站进行了标准化改造,为全乡常驻户发放小号垃圾分类桶****组,设置大件、装修垃圾投放点**处,分类驿站*座,购买厨余垃圾运输车*辆、电动垃圾分类收集车**辆,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名,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无死角、全覆盖。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强化宣传引导,扩展活动新格局,将垃圾分类与元宵节、植树节等特色节日相结合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让垃圾分类环保理念入脑入心。通过开展桶前值守、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各村党员、两委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形成合力促进群众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建立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机制,每月固定对辖区内分类基础薄弱、不分类投放村民集中的村,固化包村干部+执法队与村庄点对点联系机制,做好分类引导和分类培训,并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回头看”,督促“关键小事”落细落实。 垃圾分类一小步,低碳生活一大步。香营乡将继续发挥已有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创建绿色、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不断努力。 查不到的内容请点击网址http://***.******.***.cn/yanqing/xzjd**/*******/*******/yq********/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