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综合信息] 东港经济开发区:竭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作则必成。”撤县设市**年来,东港经济开发区乘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聚产业、强科创、提品质,从起初的零散布局到现在的“三区五园”,从以前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飞跃发展,交出了一份非凡的**年答卷。图片附件夏日的东港,骄阳似火,一样火热的还有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入驻项目。记者在******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中心看到,一箱箱水产品包装经过辐射杀菌处理符合检疫标准后,从这里投放各大市场。项目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引进先进直线加速器,面向东港和周边地区水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电子束综合辐照技术服务。目前,公司作为全省第一家辐照加工企业,填补了省内空白。图片附件开发区投资合作部负责人介绍,从****年开始,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和东港“三区五园”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海洋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特别是规划了****亩的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其中起步区***亩,现已入驻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单体项目投资均在亿元以上,企业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全国领先,东港海洋食品加工业已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产业集群。图片附件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只是东港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走进如今的开发区,很难想象**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和芦苇荡。****年*月*日,国务院决定扩大沿海开发区范围,东港(时称东沟县)正式宣布对外开放。乘着这一强劲东风,****年*月,按照“自行设计、自费开发、自我发展”原则,东沟县设立大东港开发区。****年撤县设市后,更名为“东港开发区”,****年**月省政府正式批准东港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定名为“丹东东港经济开发区”。当时,开发区一期规划面积**平方公里,设办公住宅区、商贸服务区、蓝天工业园和大海工业园“两区两园”。同年*月,首个开发项目“碧海新村”开工建设,一些企业陆续入驻,其中包括泰丰食品和黄海电机两家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东港乃至丹东地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图片附件****年,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打造临港工业园区,****年开发区完成滨海新区土地规划和功能分区,并首批通过国家审检,成为全省重点扶持的经济开发区。至****年末,区内有各类企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万元,一般预算收人****万元。****年,开发区实行准入制度,年利润达不到****万元的企业不入,达不到环保标准的企业禁入,在这一大前提下,丹东丰能、汇智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大规模的企业相继落户开发区。****年,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发区被纳入省重点发展区域,有力推动了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到****年,开发区可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图片附件**年砥砺前行,**年硕果累累。发展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开发区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坚持优化空间布局,重塑园区建设。全力做好“三篇大文章”,规划临港东区、滨海西区、大孤山园区“三区”和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园、渔港经济区、城北物流园和大孤山产业园“五园”,重点围绕“***”平台建设,全力推进互市贸易区、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城北物流园等园区平台建设。图片附件依托资源优势,做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专用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全区现有食品加工企业**户,开工建设项目*个,年产值达*亿元;专用装备制造企业**户,开工建设项目**个,年产值达*亿元;专用新材料企业*户,开工建设项目*个,年产值达*亿元。鼓励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和技改步伐,搭建人才引进和培养平台,大力推广自动化、智能化技术与设备。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总数达**家;新增规上企业*家,总数达**家。聚焦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科技等领域,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和企业开展招商。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目前入驻企业**家,计划总投资**.**亿元;丹东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新录入边民信息****人,新注册登记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家,备案落地加工企业**家。推进水、电、路、污水主管线等城北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投资*.*亿元。投资****万元,完成华能蒸汽管网西区工程建设并实现供汽。投资****万元,完成东港科技孵化示范基地智能制造中心及B**#海洋经济研发中心升级改造工程……历经**年发展,东港经济开发区已建成现代化新城区和工业园区,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仓储物流等骨干产业日益集聚和壮大,不断激发和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成为东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和不可或缺的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