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本报记者|安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日前,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在京组织召开“浙江‘千万工程’二十年经验启示研讨会”,邀请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负责人,围绕“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作交流研讨发言。会议由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史育龙主持。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认为,浙江“千万工程”是引领发展的龙头工程、统筹城乡的基础工程、两山转化的生态工程、乡村治理的民心工程、共同富裕的改革工程,这是“千万工程”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浙江“千万工程”指明建设现代乡村的目标方向、开辟城乡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找到现代乡村治理的核心抓手、赋予乡村文明传承的创新内涵、贡献乡村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这是浙江“千万工程”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贡献。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徐明华谈道,“千万工程”实施**年来,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发展美丽经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造就万千新时代美丽乡村,引领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惠及亿万人民,产生了深远的世界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认为,浙江“千万工程”的有益经验充分体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畅通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渠道。二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千万工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瞻思考和大局思维。三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千万工程”从人居环境入手,以解决农村“脏乱散差”问题为起点,逐步整体推进。四是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强说,“千万工程”在给乡村建设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还探索了城乡融合的新方案、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样板,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罗蓉表示,“千万工程”是促进习近平经济思想萌发的实践基础,强化了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变革等,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高度契合,对深入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说,浙江“千万工程”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浙江经验”。一是在组织保障上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二是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三是在发展理念上始终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四是在基本方略上始终坚持系统治理、循序渐进;五是在推进方式上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