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我的青春在望城丨刘志鹏:养荷花虾,飘荷花香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初次见到刘志鹏,一身随性的休闲服装,黑框眼镜下面,透露着专注认真的光。三月的池塘里,没有盛开的荷花,也没有活力四射的荷花虾搅动水面。目之所及,只有几只大鹅在水里荡漾波纹,池边的荷花含苞待放,和这里的人一样,等待着一场盛大的邂逅。“等到了夏天,有得我们忙的。”刘志鹏带我们散步在虾池田埂间,缓缓道出他的养虾之路。乔口镇位于湘江西岸望城区境内,是长沙的北大门,百里水产走廊的核心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是“赏鱼、吃鱼、买鱼、卖鱼、玩鱼”的好去处,更是集文化休闲、乡村体验于一体的“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脚步”的特色小镇。在乔口连绵的鱼塘基地中,刘志鹏养殖的***多亩、日产近千斤小龙虾的长沙尚谷农业虾坊形成一处靓丽的风景。长沙尚谷农业虾坊坐落在田心坪村,离刘志鹏的家约有*公里。生长在乔口的刘志鹏,打小喜欢土地,爱玩水,是大人眼中的淘气鬼。****年,刘志鹏顺利考上了湖南工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到湘潭读书。之后,进入望城园林局进行实习。在亲戚朋友看来,毕业后留在事业单位工作,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但作为实习生的刘志鹏,进入新的工作环境后,并没有感到新鲜和有盼头,反而被一股迷茫感袭击了。“我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小时候就喜欢在外面跑,不爱做作业。”这种“坐不住”的性子一直持续到了大学。“课余时间,别的同学要么在网吧里玩游戏,要么就宅在宿舍不出门,我就拉着他们去乡下野炊,抓田螺、摘莲蓬,一群不爱出门的同学都变得爱耍了。”刘志鹏说。“不安分”让他决定离开父母眼中安稳的事业单位,准备开创自己的事业。创业的念头一直萦绕在这个准备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的心间,但是,“去干什么呢”?****年,望城荷花虾入选湖南省“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也是这年底,村里合作社流转了****亩土地,招募“养虾大王”。这让刘志鹏看到了机会,潜伏在心里的创业梦想也终于有了落地生根的契机。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投入养虾行业,“半路出家”的刘志鹏一开始就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虽然生长在“鱼米之乡”,但是对具体的养虾过程没有半点儿经验,“怎么把虾养活”成了刘志鹏踏入养虾行业的首要难题。“原来以为小龙虾耐脏,甚至在臭水沟中也能长大,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毫无养虾经验并没有让刘志鹏丢失信心,反而让周围人看到这个小伙子肯干能干的劲儿。每天天没亮就跟着邻村的虾户学习龙虾养殖经验,听说湖北那边龙虾养得好,他特意开车前往参观学习。一边在虾池实操,一边总结经验,这样实打实的观察学习持续了将近半年。前期的经验积累,为“养虾大王”的养成铺就了基石。****年**月承包土地,到次年*月成立公司,再到*月肥水消毒,*月虾苗下池,*月迎来首批荷花虾上市,刘志鹏的养虾之路可谓“神速”。看着每天****多斤小龙虾被运输到长沙各大餐馆,刘志鹏心里满是收获的喜悦。长沙人民爱吃爱玩,可谓是众所周知。长沙口味虾这道当地特色美食,不仅本地人爱吃,更是吸引了大波外地人前来“打卡“品尝。每到夏天,长沙各大餐厅便会迎来一波又一波前来品尝口味虾的食客,一盘盘小龙虾接连被端上餐桌,桌边等待的是已经在吞咽口水的“吃货们”。在老长沙式的复古空间里,吃着鲜嫩可口的小龙虾,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实在是一大美事。“颜色鲜艳,虾肉鲜嫩有弹性,就连汤汁也很浓郁。”食客们好评不断,采购商也对虾的质量称赞连连,这给刘志鹏带来满满的自豪感。但在当下成熟的产业模式形成之前,刘志鹏经历的艰辛酸楚却不为常人所知。****年,是刘志鹏加入养虾队伍的第一年,也是他认为“真的特别辛苦”的一年。“每天都要跑两趟湖北,前一天吃完晚饭后动身出发,到达湖北时已是晚上**点,再选苗、装苗、运苗,等到最后一辆车的虾苗投放到池里,已是第二天早上*点。”投放虾苗需要看准时机,第一次养虾的刘志鹏不懂,看见虾苗价格从四十块突然下降到二十多块,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湖北挑选虾苗。走在虾塘的田埂上,刘志鹏回忆起第一次投放虾苗时的情形,不禁感慨道:“真是昼夜都在干活,每一次虾苗的挑选,都需要自己亲自去把关质量,别人去不放心啊!”这股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鲜明个性,给刘志鹏带来的是长沙尚谷农业虾坊小龙虾连续一个多月的丰收,这个初入虾业的年轻人也由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你在外面吃到的七钱虾,很可能就是从这儿出来的。”对自己养殖的荷花虾,刘志鹏一直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有的虾骨架很大,里面的肉却很瘦小,但我们这里的荷花虾,属于虾尾都很肥实的那种。”为什么这里的虾格外肥实?“生长环境不同,小龙虾的长势也会不一样。”谈起养虾,眼前的这个养虾大王侃侃道来,“小龙虾在荷花池长大,里面环境相对更生态,因为小龙虾会捕食荷花池里面的昆虫微生物,也会吃藕尖,这些天然饵料让它们体态健硕,底板干净,肉质紧实,但缺点就是产量相对较低。”为了给自家荷花虾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刘志鹏借用科技力量,让荷花虾走得更远。“长沙盛夏时节常常天气骤变、突降阵雨,此时水中含氧量降低,小龙虾因为缺氧会发生应激反应。”刘志鹏谈到当初遇到小龙虾应激反应时,仍然心有余悸,“轻则减少进食、体质变弱,重则往岸上爬,更严重的话还会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面对这种窘况,政府对养虾大户及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与“保姆式”的服务。引进人才、改进技术、运营品牌、拓宽市场、降低养殖风险、设立“龙虾贷”、财政资金支持……政府对养虾大户及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与“保姆式”的服务。其中,政府还精心搭建望城荷花虾产业合作互助平台——湖南******,集聚了来自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各路专家,专门为养殖户提供小龙虾养殖技术,解决销售难题。在产业合作互助平台的帮助下,刘志鹏借助了“黑科技”的力量——底部微孔增氧技术。“在池底铺设管道,管上开有细小的孔洞,这样空气就以微气泡形式由池底上浮,不仅不产生剧烈的水流,而且能提供一整池的均匀氧气。更妙的是,这样由下而上的增氧方式还能加快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改善水质条件。”虾池边上,刘志鹏向记者介绍道。养殖龙虾的活儿,既需要熟练掌握传统的养殖经验,又要善于借用新技术,在符合龙虾生长周期的前提下,进行养殖创新。凭借专业与专注,刘志鹏逐渐在望城散开自己的一片“荷花香”,也赢得了身边人的称赞。“我想用自己的经验技术反哺家乡,带动乔口的荷花虾产业蓬勃发展。”为更多人解决困难成了刘志鹏的努力方向。在虾坊文秘赵静看来,刘志鹏算是返乡创业队伍中的一个特例。“很少有像他这个年纪回乡创业的。”旧时的乔口,毗邻湘江,水运发达,是承接三地四县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桥头堡。“长沙十万户,乔口八千家。朝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道出了古时乔口之繁华,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古镇一度沉寂。因青壮年外出务工,许多村庄成为只有留守老人与儿童的“空心村”。像刘志鹏这样返乡创业青年的涌入,为乔口古镇带来了更多活力与发展机会。“以往自己种田,人辛苦,收入也不理想,现在每亩田能收***元租金,还清闲。龙虾丰收的时候,又能过来一起帮忙,每月也能赚三四千元呢。”周围村民谈起虾坊设立的前后变化时,咧开嘴说道。“我刚嫁过来的时候,路边上很多的商铺都是空着的,但近几年来,差不多都满了。”****年,赵静来到乔口,亲眼见证了这几年的经济变化,不禁感慨道。望城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广开门路引才、创新思路育才、开辟新路用才、精心谋路留才,为青年人才提供大有可为的平台,制定出台保障到位的政策措施。团望城区委作为青年创客的后盾单位之一,本着“让望城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望城更有为”的原则,鼓励青年农业创业者自发成立“农创联”,积极开展青年农创客培育、孵化、服务等活动,推动青年农创客、基层团干、网格员等青年人才服务乡村,积极深挖、宣传返乡创业青年带动村民致富的事例,吸引更多“农创客”返乡发展现代化农业项目,让更多青年人在望城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发光发热。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望城荷花虾”品牌入驻乔口,返乡创业青年也纷纷到来,相继带来了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近三年来,荷花虾产业在乔口镇不断向下生根,蓬勃发展,规模效应逐步凸显。截至****年,全镇拥有**家**亩以上荷花虾种养基地,种养规模达*.**万亩,总产量****吨,综合产值近*.*亿元。产业发展了,村民腰包鼓起来了,干劲也更足了。为了给荷花虾这个“金凤凰”打造更加适宜定居的梧桐树,乔口政府牵头改扩建提质群众入户道路**余公里,方便群众***余户。“以前在市里工作,自从生了孩子后,就感觉脱不开身,上有老下有小。虾坊在这里开起来后,听说需要一个文秘,我说正好,能顾家,也能挣钱。”对赵静而言,像长******,带给乔口村民的是“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近年来,乔口镇积极探索,下大力气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目前全镇拥有开天、八百里、文和友等三家省级龙头企业,为乔口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面对家乡这方土地,刘志鹏始终充满着热情与敬爱。同学聚会时,大家问他为什么要回乡创业,做的还是这么辛苦的农业,他总是笑着说:“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啊,我就是想回到自己家乡,为家乡做点事。”“未来的规划是,借助荷花虾的销售渠道,甚至网络直播平台,帮助村民们把农副产品卖出去。”被问到下一步的计划时,刘志鹏充满期望和信心。微风拂过湖面,虾苗不久就会下塘,一幅丰收图景已经浮现在脑海之中。像刘志鹏这样的返乡青年,也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家乡的乡间田头,以往落寞的古镇将重新焕发生机……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