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深化调查研究 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我县印发《关于在全县大兴调查研究的方案》,全党上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材料写的是否漂亮、不是看材料有多高深复杂,关键是看调查研究的实效,是否能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好。我乡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用好调查研究,切实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调研要“诊明因”,走“求真之心”调查研究关键在于找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树牢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搞清群众聚焦、关注的问题,带着问题、跟着问题、奔着问题去调研。全面收集掌握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把情况摸清摸透,把数据搞准搞实,让问题探寻“真起来”。对未解决、没弄懂、新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调研和思考,找准事物的关联点、问题的突破点、矛盾的化解点,坚持“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态度,采取“听”“看”“问”“查”等调研方式,发掘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让“调查”与“研究”碰出真理“火花”。调研要“找准脉”,走“为民之心”领导干部经常性地走出办公室大门,身入基层,心至基层,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用脚步丈量基层大地,通过走村入户、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多样化方式,将座谈会开在田间地头,开在群众家中,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话一些家长”,把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百姓身边,与群众打成一片,在聊生活、话家常中,了解掌握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到一线,向群众取经,多听群众“土话”、多看群众“脸色”、多问群众“点子”,精准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症结”,找到政策效能发挥的“短板”,在一步一脚印的丈量中、在手拉手的交谈中收集社情民意,明晰为民服务的方向,寻找解决群众问题的“金玉良言”,实现为民所谋和群众需求的“同频共振”。调研要“开好方”,走“务实之心”抓好落实才是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依托调研来的“一手资料”和“诊断证明”,认真进行梳理归纳,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妙剂”,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思路举措,充分运用好调查研究成果,拿出“绣花精神”,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推动问题整改,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调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标准,完善工作举措,将“问题清单”转化为“职责清单”,让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响,件件有着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形成能够整改问题、值得推广、促进发展的好政策,将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