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村居出新丨石哈河镇:“345”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提升村庄“新颜值”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这片地方整治规划的就十分好”“这个犄角旮旯还的重点再清扫一下”,*月**日,石哈河镇第一场“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武行动”在二十四份村拉开帷幕,镇党政班子领导、包村干部以及包联旗直部门、企业等参与了本次评分。“取得第一名这样的好成绩其实我是预料到的,党委政府召开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第一天,我们全组的村民就开启了“白加黑”模式,白天地里干活,晚上清理卫生,我们下了很大辛苦。”这是二十四份村十三壕组队长在获奖后的感言,“这****元的奖金,是对我们十三壕所有村民的肯定和鼓励!”为了这次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大比武见实效,石哈河镇党委政府拿出****元作为奖励资金,为排名前三的小组发放。自五月初,石哈河镇全面开启“村居出新”攻坚行动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集中攻坚镇域“四清除、三治理、一拆除”工作,探索出了“*+*+*”人居环境整治“石哈河”模式,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提升管理效能。建立包联机制,根据石哈河镇*个行政村分布,确定**个旗直部门和驻镇企业包联*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带头开展环境卫生清扫,***名网格员负责宣传动员、责任监督,****余名常住群众展开卫生清扫。建立监督机制,包村干部、包联单位、企业实现既帮扶又监督的“双责任”体系,包村干部每日进村组进行检查并在村组内部公布整治红榜和“黑榜”,责令并督导卫生不达标的村组及时进行整改,同时不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武”行动,引导树立典型,以先进带后进,强化人居环境整治争先创优。建立奖惩机制,日常将环境卫生清理成效与“积分超市”相结合,定期开展固定奖励积分兑换,用“小积分”撬动村民大动力。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大比武”,根据综合考评得分高低,设置一二三名奖项,分别进行奖金等实物奖励,以“日常奖励+比武奖励”机制,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营造起人人参与、户户争先,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风尚,构建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格局。综合整治“四个方面”,强化工作覆盖。全面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全力推行“四清除”行动,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上门宣讲政策,反复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发放倡议书等,动员全民行动对历年存留垃圾、日常生活生产垃圾、建筑垃圾以及河道沟渠垃圾杂物进行清理。纵深推进集镇环境治理,集中开展“三治理”行动,对村民、商户门前废品堆放,公共区域乱贴乱画、乱摆乱放、野广告及空中飞线进行集中整治,引导集镇商户有序、整洁经营。集中拆除危旧房屋,动员群众自行拆除或修复村内残垣断壁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拱棚、老旧厕所、破旧围栏等,派专人建立起拆除档案,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乡村美化绿化,以水旁、路旁、村旁、宅旁为重点开展村内主干道和村庄出入口绿化美化,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精心培育示范典型,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凝聚力、影响力、带动力。全面加强“五个重点”,确保落实落地。全方位宣传,领导干部全部下沉包联村组就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召开村组会议,综合行政执法局干部走进商户、合作社、加工厂等重点经营户发放宣传单***余份,“村村通大喇叭”每日滚动宣传,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等每日推送相关内容,激发起群众参与热情,增强广大群众对环境整治的主体意识,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主题党日引领,在*个行政村党支部“主题党日”中,增加一项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和党员中心户示范作用,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和整治。“村规民约”约束,完善细化村规民约,组织动员群众进行自我管理,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治理。“户清扫、组收集、村转运”的垃圾清运模式完善建立,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构建起牢牢组织保障。“红黑榜”督促,通过开展“干净人家”“美丽庭院”以及“美丽小组”等评比活动,将评比结果予以公布,以村民个人、家庭、村组为单位进行奖励和惩罚,督促群众认真落实管护责任,保证村庄内外干净整洁。网格化治理推动,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网格长充分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在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的过程中强化责任担当、主动监督检查,纵深推动网格化管理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实现环境从“一时美”向“长效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