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 讲好环保故事,我们在变革中前行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 作为一名记者,接触环境新闻的时间越久,越感觉环境新闻的边界很宽,任何一个行业,甚至是任何一家企业或单个个体,都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当然,做新闻报道的时间越久,发现写好环境新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环境新闻的报道已经不单纯是写事实、写人物,更需要透析新闻事实,写出背后的故事。 从我做环境新闻中印象非常深刻经历来说。****年元旦,当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重污染天气,也是我第一次跟随中央环保督察组去做督察现场报道。那时候总体环境质量还不够好,部分城市和地区大气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很多中小企业环保设施比较陈旧,当时采写环境新闻是较为直观的,把一些重点的问题归类提炼就能够写出一篇不错的环境新闻。 到****年下半年至****年,做环境新闻的报道就变得越来越强调专业性了,一方面环境违法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了,对于记者发现环境违规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偷排、违规生产、监测数据造假等逐步被查处;另一方面超标排放很少是大比例的超排,有时只是某一两个指标的超标,从颜色、气味等很难直接分辨出超排的问题,甚至一些企业超排与监管“躲猫猫”,这就需要专业检测。 ****年到****年,环境报道已经不局限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了,环境新闻报道外延到了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在****年年初受非洲猪瘟、猪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猪肉价格出现了较快上涨,社会上一些人直接将矛头指向环保执法,将猪肉供应不足带来的价格快速上涨归咎于环保划定禁养区。一时间引发了社会大讨论,甚至个别企业也开始煽风点火、借势发声,将企业经营不善等归咎于环保检查,环保是否影响经济发展成为关注焦点,参与发声的已经不仅仅是环境专家了,各行各业的人士都有,尤其是一些经济学家也参与进来。这时候对于环境记者而言,只是能做环境新闻报道已经远远不够。 近年来,我国环境质量出现了明显改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少见,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基本形成共识。对于环境领域的记者而言,此时的环境新闻报道要再次转变,需要更巧妙地去宣传“环境标兵”,去报道好的经验做法,要做出深度、专业、有影响的稿件,需要大量的实地采访、调查,从写新闻事实,到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同时,环境新闻报道的“面”也在快速扩大,绿色低碳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也都是挖掘新闻的重点领域。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对环境新闻报道经验的一点浅显的总结,我国正处于环境保护快速发展期,我们是宣传者,也是见证者,我们需要融入其中,不断调整和适应环境新闻报道的变化,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