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专题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 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杨林兴主持会议并讲话*月**日上午,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市委书记杨林兴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是在全省上下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总结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以来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的新进展,专题研究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对于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各级党委(党组)要及时组织传达学习,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党员干部大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把学习省委全会精神作为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和重要内容,全面抓好学习培训。统筹全市各级各类媒体资源,组织开展媒体宣传、集中宣讲、理论阐释,推动省委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把新型工业化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统筹部署、一体推进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工业当先、制造为重,锚定主攻方向,把握方法路径,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发展,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构建服务国省大局、体现泸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聚焦食品轻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特色优势产业建圈强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企业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提质与规模倍增“两全其美”。密切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因时因势前瞻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构建“新”“老”并举的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驾齐驱”。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动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围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让产业乘“云”而上、借“数”转型。围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服务型制造,推动二三产业链条延伸、技术渗透、业务关联,实现“泸州制造”与“泸州服务”相得益彰。围绕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互促,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建好用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就近就地转化应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展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强化教育人才基础支撑,深入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和酒城人才聚集行动,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工匠城,为产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支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把市场主体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内外资企业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制造业优势特色企业重点培育行动计划,有针对性地支持“链主”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培育产业链“领航”“单项冠军”“贡嘎培优”“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上市发展,借力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竞相成长。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完善产业治理体系,努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立足现代化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产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强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完善支持政策,强化部门协同、工作统筹和力量整合,在全市营造大抓产业、大兴产业的浓厚氛围。会议强调,要统筹做好当前重点工作。坚持把发展实效作为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的重要检验,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推动投资“三量齐增”、工业企稳回升、消费恢复提振、外贸保持增势、农业稳产保供,深入细致做好市场主体升规入统、应统尽统工作,力争GDP增速半年与全省持平、全年高于全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实事,守牢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生态环保等防线底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前谋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关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记者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