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东宝区文化馆话说端午的来源和习俗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 端 午 安 康 —图片附件端午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历史起源“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起源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图片附件—“恶日”说 —在古代人们一直认为五月是一个不好的月份,而这个月的五号就更不好了,所以五月初五这天就是恶月里的恶日。为什么古代的人会有这种想法呢?其实很好解释,每当进入五月份以后,天气正式升温,空气闷热又潮湿。这时候蚊虫都开始出没,就会滋生大量的细菌。炎热潮湿的天气,加上病毒的侵害,让人们在这个季节特别容易不舒服和生病。古代人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看到在这个时候五毒俱出、瘟疫盛行,便迷信地认为是因为这个日子不吉利,才会导致他们生病,清代《事物异名录》中就记载,五月五日午时为中天节。它就是指这一天的中午太阳处于最高的位置,极度的高温加上潮湿,让蚊虫蛇蝎等倾巢而出,给人们带来灾祸。这便有了端午这一天是“恶日”之说。古代人们为了免除毒害,也想出了不少的办法,在周朝人们就开始用各种药草沐浴来驱散毒气,让各种毒虫不敢靠近自己。采用的药草主要有菖蒲,菖蒲的根系强大,具有很强的阳性,对抵御阴寒有着很好的作用。同时,它散发出来的气味也可以让各种毒虫不敢靠近。在汉朝的时候,人们习惯在端午这天门口挂上五色彩绳名为“五色柳”,用以祈福。图片附件— 纪念屈原 —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凭吊屈原。还有人怕江里的蛟龙抢吃这种食物,又在苇叶外系上彩线,这种食物便是今天的粽子。渔夫们在江上来回划起船只,以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这便是赛龙舟的由来。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图片附件端午祝福五月初五端午到,千里祝福顷刻到,送你粽子心意到:愿你心情快乐到,工作顺利高升到,财源滚滚发财到,友情爱情甜蜜到,生活美好幸福到。端午佳节到,“粽”有欢乐愉悦你,心情舒畅;“粽”有吉祥相伴你,好运连连;“粽”有福星环绕你,幸福天天;“粽”有平安保佑你,福寿无边,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图片附件***.******.***编辑及来源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