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皮黄声里传国粹 “江东”唱响梨园梦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日,刚刚高考完的丁家隆从南通开发区特地赶到位于崇川区文化艺术中心的江东京剧团登台试唱,一亮嗓,便得到在座老团员的一致好评。 “小伙子嗓音条件好,有程派青衣的味。”江东京剧团团长黄超感动于他小小年纪对京剧的热忱。团里青年中坚力量耿鑫平为他司鼓,敲得更是起劲,正是他在抖音发的江东京剧团排练视频,让丁家隆“循声而至”。 南通之与京剧,有一段令人传颂的佳话。先贤张謇曾邀请梅兰芳、欧阳予倩等名家来通演出。如今,石港、白蒲和如东均是远近闻名的“全国京剧之乡”。 江东京剧团(社)成立于****年*月,团员是来自南通各县(市、区)中青年骨干票友,有公务员、教师、企业员工等,他们能演能唱,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得过金、银奖。剧团是崇川区“五星文化优秀团队”,获得省“优秀群文团队”、首批“千万支”优秀群文培育团队等诸多荣誉称号,已然成为南通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对于一家民间京剧文艺团体来说,全本戏最考验功底,用人多、时间长、道具繁……江东剧团在册活跃人员四十人,**年来先后完成《四郎探母》《锁麟囊》《红鬃烈马》《玉堂春》四个全本戏和近百个传统折子戏、现代戏。 “****年的《四郎探母》,是唤醒南通戏迷的第一个全本戏。”黄超介绍,这出戏填补了南通票友十几年来没有演出的空白。****年*月,《四郎探母》又在南通各地巡回演出,引起轰动,其他省份的京剧票友也赞许有加。当下,新的全本戏《杨家将》在加紧排练中,黄超希望今年**月份把这出戏送到观众眼前。 剧团的高光时刻,不得不提****年的晋京演出。黄超介绍,剧团受邀登上北京长安大戏院,这是全国京剧艺术最高殿堂首次向江苏京剧票界发放通行证。长安大戏院循例规定均为清唱,这对南方票友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呈现最好的演出效果,江东全社动员,厉兵秣马、排练节目。演出当天,现场座无虚席,“北方观众用鲜花和掌声表达了对我们南方京剧团的认可”。 不为人所知的是,剧团在舞台上穿戴的行头,富有故事色彩,这也是江东京剧团创业难、凝聚力强的直观体现。 ****年,耿鑫平在网上发现山西阳泉一家地方剧团因经营不善抛售行头道具,这其中的蟒袍、刀枪剑戟、盔头足有七大箱,都是江东京剧社所缺少的,价格五六万也很合适。于是他当即联系黄超,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去“淘宝”。他们驱车到达山西时,对方大为感动,两万五半卖半送全给了他们。 “我们有心无力,弘扬传统戏曲还有你们在,真好!”黄超把对方的这句朴素的话牢牢记在心间。疫情期间,他也积极组织团员“云排练”,宣传片制作、道具制作、虚拟背景扣图等他也大包大揽学做,像个“老顽童”一样孜孜不倦地为南通京剧事业发光发热。 京剧在南通需要“更多被看见”,黄超说剧团当下最迫切的是需要送戏进社区、进学校场地:“有场所邀约我们才好去公益演出,高额场地费自负对于我们爱好者来说不现实。”他认为,送戏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在弘扬传播京剧的同时也有利于青年传承人的选拔。 对于丁家隆而言,高考结束,新目标是前往华师大学习汉语言,自小对传统文化的喜欢表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常会跟着戏曲频道哼上几句,“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无论日后是作为主业还是兴趣,我希望从家乡的江东京剧团出发,在这条道路上能走得更远”。 ·司占伟·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 相关新闻 优才生态吸引优才扎根 端午消费市场供销两旺 南通**所学校试点 ****南通夏季文旅消费推广季启动 ***余家“爱心驿站”夏日送清凉 如皋启动主题宣讲百企行 共享干教资源 实现合作共赢 江海英才创业周下月**日开幕 主城崇川活跃着一支民间京剧文化名片—— 皮黄声里传国粹 “江东”唱响梨园梦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 字体:[ 大 中 小 ]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日,刚刚高考完的丁家隆从南通开发区特地赶到位于崇川区文化艺术中心的江东京剧团登台试唱,一亮嗓,便得到在座老团员的一致好评。 “小伙子嗓音条件好,有程派青衣的味。”江东京剧团团长黄超感动于他小小年纪对京剧的热忱。团里青年中坚力量耿鑫平为他司鼓,敲得更是起劲,正是他在抖音发的江东京剧团排练视频,让丁家隆“循声而至”。 南通之与京剧,有一段令人传颂的佳话。先贤张謇曾邀请梅兰芳、欧阳予倩等名家来通演出。如今,石港、白蒲和如东均是远近闻名的“全国京剧之乡”。 江东京剧团(社)成立于****年*月,团员是来自南通各县(市、区)中青年骨干票友,有公务员、教师、企业员工等,他们能演能唱,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得过金、银奖。剧团是崇川区“五星文化优秀团队”,获得省“优秀群文团队”、首批“千万支”优秀群文培育团队等诸多荣誉称号,已然成为南通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 对于一家民间京剧文艺团体来说,全本戏最考验功底,用人多、时间长、道具繁……江东剧团在册活跃人员四十人,**年来先后完成《四郎探母》《锁麟囊》《红鬃烈马》《玉堂春》四个全本戏和近百个传统折子戏、现代戏。 “****年的《四郎探母》,是唤醒南通戏迷的第一个全本戏。”黄超介绍,这出戏填补了南通票友十几年来没有演出的空白。****年*月,《四郎探母》又在南通各地巡回演出,引起轰动,其他省份的京剧票友也赞许有加。当下,新的全本戏《杨家将》在加紧排练中,黄超希望今年**月份把这出戏送到观众眼前。 剧团的高光时刻,不得不提****年的晋京演出。黄超介绍,剧团受邀登上北京长安大戏院,这是全国京剧艺术最高殿堂首次向江苏京剧票界发放通行证。长安大戏院循例规定均为清唱,这对南方票友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呈现最好的演出效果,江东全社动员,厉兵秣马、排练节目。演出当天,现场座无虚席,“北方观众用鲜花和掌声表达了对我们南方京剧团的认可”。 不为人所知的是,剧团在舞台上穿戴的行头,富有故事色彩,这也是江东京剧团创业难、凝聚力强的直观体现。 ****年,耿鑫平在网上发现山西阳泉一家地方剧团因经营不善抛售行头道具,这其中的蟒袍、刀枪剑戟、盔头足有七大箱,都是江东京剧社所缺少的,价格五六万也很合适。于是他当即联系黄超,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去“淘宝”。他们驱车到达山西时,对方大为感动,两万五半卖半送全给了他们。 “我们有心无力,弘扬传统戏曲还有你们在,真好!”黄超把对方的这句朴素的话牢牢记在心间。疫情期间,他也积极组织团员“云排练”,宣传片制作、道具制作、虚拟背景扣图等他也大包大揽学做,像个“老顽童”一样孜孜不倦地为南通京剧事业发光发热。 京剧在南通需要“更多被看见”,黄超说剧团当下最迫切的是需要送戏进社区、进学校场地:“有场所邀约我们才好去公益演出,高额场地费自负对于我们爱好者来说不现实。”他认为,送戏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在弘扬传播京剧的同时也有利于青年传承人的选拔。 对于丁家隆而言,高考结束,新目标是前往华师大学习汉语言,自小对传统文化的喜欢表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常会跟着戏曲频道哼上几句,“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无论日后是作为主业还是兴趣,我希望从家乡的江东京剧团出发,在这条道路上能走得更远”。 ·司占伟·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